开栏语
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经济运行呈现逐季回升、稳步向好的态势。在成都市各区(市)县、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在产业园区、在工厂车间……热气升腾的奋斗图景,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写照——位于简阳市禾丰镇的普安大桥完成桥墩浇筑,成渝中线高铁的建设离互联互通又近了一步;位于成华区的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成为潮人扎堆的打卡点,“双节”假期层出不穷的文博游、研学游、夜间游、民宿游共同推动成都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上新高;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已试运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速聚集;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拉动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成都以从“后卫”到“前锋”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四季度经济在全年分量最重,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的关键时间点。抓进度扩投资,挖潜力促消费,提信心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成都正抢抓窗口期,冲刺四季度。
在各地深入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推出“高质量发展成都行”系列报道,走进工厂生产一线、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去挖掘成都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实践。
占地面积超1000亩的厂区,在冲压车间,伴随阵阵作业声响,原本笔直的钢结构部件被压制成特定形状;焊接车间,不同的零部件被无缝焊接在一起;机械手不停“挥舞”,一辆辆汽车部件完成涂装;总装线上,不到2小时可装配一台整车,平均3.5分钟下线一台整车……
“十一”黄金周后的一个下午,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大运汽车”)看到,现场一派忙碌。
“今年1~9月,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整体出口业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随着订单任务陆续完成,下半年出口业务尤其旺盛,9月刚交付面向菲律宾出口的纯电动物流车,正在面向俄罗斯、中东地区出口汽车产品。”成都大运汽车党委书记谢平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
“你看,这个车载空调设备便来自重庆企业。”在总装车间,谢平指着一辆轻卡产品向记者说道,目前成都大运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中,川渝地区占比达35%左右,其余供应商分布在华中、华北、华南地区,“公司供应链中,重庆已成为我们的第二供方,目前有11家企业做零部件配套,这一数据还会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扎实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极核功能有效拓展。成渝“1+5”合作进一步深化,25个共建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81.9%,成渝企业相互投资增长13.4%……
成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国家战略带来发展机遇,成都大运汽车是一个切面。
政府部门“牵红线”
成渝汽车产业“结姻缘”
10月8日下午3点,成都大运汽车车间旁的办公楼内,谢平和公司技术、采购团队商讨一笔零部件采购业务,供货商来自重庆。
成都大运汽车的国内零部件采购体系中,目前川渝地区占比达35%左右,更多的零部件供应来自其他省市。实际上,这一“35%”的占比系近年来逐渐提升起来的,过去这一指标较低。
谢平分析,相较其他汽车产业成熟的城市,成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多为生产型工厂,仍存在研发和销售“两头在外”的情形,这影响零部件供应商“西进”步伐,导致本地企业不得不对外寻找供应商。
谢平道出的这一行业“尴尬”也进入川渝两地政府部门的决策视野。
“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两地汽车产业合作关系拉近,尤其是彼此配套。”在谢平看来,政策驱动发挥根本作用。
在“顶层设计”上,两地相继推动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川渝汽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方案》,重庆和成都签署《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合作协议》,“产业配套”成为关键词。成都和重庆方面还明确提出“探索成渝两地企业优先采购双方配套零部件的优惠政策。”
“重庆集聚一大批零部件制造商,经川渝、成渝两地经信部门统筹协调,形成一些产业配套‘打法’。”谢平提到一些让企业“尝到”甜头的举措,比如,川渝两地经信部门打造的产品供需目录以及成渝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对接平台。
记者从四川省经信厅汽车产业处获悉,上述平台现已汇聚川渝两地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超5709家,推动两地40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年配套金额超过110亿元,带动行业全域配套率超过80%。
“通过这个对接平台,我们逐渐找到了一批重庆供应商。”谢平透露,目前重庆有11家企业正在为成都大运汽车做零部件配套。
“成渝是全国汽车产业重要一极,产业链供应链有巨大合作空间。”长城战略咨询合伙人周涛分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指引下,两地汽车产业深化合作的顶层机制不断完善、协同平台不断加强、产教融合不断深化,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整零合作圈逐步形成,带动本地配套率提升,推动两地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海外市场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相继拿下大批订单
“一批即将出口菲律宾的厢式物流车搭载的空调,便来自重庆企业。”谢平介绍,每周都有一批来自重庆的汽车零部件发往公司厂区,随即投入产线。
谢平提到的这款车用空调由重庆渝北区的重庆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简称“重庆松芝空调”)生产。成都大运汽车主打商用车生产,松芝空调的产品已经获得市场验证,这成为当时双方合作的基础。“不过,合作过程还有一段‘小插曲’。”谢平说。
事实上,成都大运汽车和松芝空调品牌打了多年交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松芝空调安徽厂区为成都大运汽车供货,“物流通道一旦受阻后,公司供应链会受到冲击,由于安徽距离成都较远,日常沟通并不方便。”谢平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解决了这个问题,川渝经信部门提供了众多重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信息,加之考虑到供应链安全,决定在重庆寻找第二供方。
供应链谋变之际,成都大运汽车开始减少对松芝空调安徽厂区的零部件依赖,就近配套提上日程。“松芝空调在重庆还有一个厂区,不过其一直生产乘用车空调。”谢平说,就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伊始,他们主动找到重庆松芝空调,沟通零部件配套事宜。
然而,刚开始找到重庆企业寻合作,前景并不明朗。“由于重庆松芝空调长期生产乘用车空调,市场空间可观,一旦导入新产品,势必对其既有研发、 产线、销售等带来一系列影响,是否接下我们的订单,对方刚开始有点犹豫。”不过,谢平提到“关键一招”,“我们拿着已经签订的市场订单和对方洽谈,让其了解一线市场需求,这让对方了解商用车空调生产市场前景。”
打动对方的订单信息中,海外市场成为‘亮点’。“在俄罗斯、菲律宾等地,我们相继拿下了大批厢式运输物流车订单,海外市场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这让对方看到前景。”谢平说,他刚从菲律宾考察回来,有望促成新订单,市场的“甜头”也会传导给上游重庆供应商。
“重庆配套企业上午发货,产品午后便到成都,相较过去大大缩短供应链半径。”谢平介绍,每周都有来自重庆松芝空调的产品送到公司,每年采购额超千万元。
在成都大运汽车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生产中,还有来自重庆东京散热器有限公司(简称“东京散热器”)提供的车用散热器产品。
上下游携手
整体出口业务增长1.5倍
“今年1~9月,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整体出口业务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随着订单任务陆续完成,下半年出口业务尤其旺盛,9月刚交付面向菲律宾出口的纯电动物流车,正在面向俄罗斯、中东地区出口汽车产品。”谢平告诉记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企业带来无限机遇。
重庆和成都签署的《共建世界级先进汽车产业集群合作协议》显示,双方合作事项中,除了产业配套外,还涉及技术创新合作。谢平提到,重庆供应商提供的每一款零部件均为定制化生产,属于双方协同创新的成果。
“比如,车载空调的研发、生产和安装过程,我们会提前将商用车的安装位置、所需功率等参数提供给重庆供应商,而不同型号的车型对应了不同的指标,期间我们会和重庆供应商密切沟通,生产出满足每一款车型的车载空调。”在谢平看来,上游带来的技术过硬的零部件,提升了整车产品性能,让下游客户获得良好的用车体验,这有助于提升成都大运汽车的市场品牌。
受出口认证、新能源、智能网联车等市场因素影响,成都大运汽车对汽车零部件提出全新需求。“海外市场拓展中,极寒极热地区的汽车产品销售对零部件性能有不同的要求,我们会和零部件供应商一起开发全新的零部件,此外,随着公司新能源车生产份额提升,加之一些车联网技术叠加应用,也需要更多全新性能的零部件匹配。”谢平透露,未来新产品的采购份额有望扩大。
记者了解到,成都企业为重庆汽车行业做配套的情形也很常见。比如,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向重庆部分车企提供轮胎产品。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重庆一批汽车零部件厂家提供机器人产品。“重庆机器人市场挺大。”该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透露,卡诺普为重庆当地从事车门、车架等行业的零部件企业做配套。
来自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数据显示,成渝两地295家汽车企业实现配套,全域配套率提升至80%以上。(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宋嘉问 叶燕)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