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导游要变“主播”?旅游行业“重塑”倒逼人才培养变革(1)

2021-11-0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每天清晨,拥有80多万粉丝的黄山导游陈婷(线上昵称“黄山婷婷”)要开车前往直播目的地。自去年5月以来,她转型主播一年有余。后来,80后的她开始走出黄山,应邀前往福建武夷山、安徽亳州、宁波象山等地,直播当地的旅游景点和风土人情。

在后疫情与互联网直播时代的叠加背景下,大量专业导游开始转型主播,在线上传播人文风光,同时“带货”助销地方特产,这重新定义了导游这一职业,也刷新了它的技能要求。

这种变化深深地震荡着处在上游的旅游职业教育,它倒逼从教者思考:在互联网场景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变革,以适应疫情和技术迭代所催生的工作内容和方式的转变?

行业被“重塑”

“如果您没时间去乡村旅游,可以来我直播间,我通过镜头传递春夏秋冬的第一缕气息。城市风景都看透,乡土才是最美的归宿。”这是陈婷直播时的开场白。

2020年年初,她所在的旅行社损失惨重,“失业”在家的她陷入焦虑之中。34岁的她决定搏一把——取名“黄山婷婷”,入驻抖音平台直播。第一次开播时,对着镜头前的陌生网友,她全程“尬聊”。

凭借10年导游从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陈婷开始做策划、想脚本、现场踩点。在她看来,最大的挑战在于直播时要一直讲,肚子里要有货。为此,她挑选景观美、视觉感好、有内容可讲的景点。

讲徽州古建筑时,她会将历史上徽商创业的经历和精神和盘托出。她认为,直播话术就是另一种“导游词”,要遵循“内容为王”。

2020年,被誉为旅游直播元年,直播人才需求大幅提升。一家旅游机构发布的《文旅生态洞察2020:旅游直播时代》报告显示,在用户喜欢的旅游直播内容上,深度体验、自然风景、美食逛吃占据前三名,比例分别为72.88%、64.41%、61.86%,剩下的为人文景点55.08%、酒店民宿44.92%、网红打卡34.75%。

“我们打算专门培养3-5名年轻导游作为企业储备的直播人才。”安徽规模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华玉说,去年,导游应该考虑运用VR、5G、物联网技术武装自身,跟上行业变革。

同样,在今年“五一”前,黄山杜鹃花迎来盛花期,黄山智慧旅游有限公司的主播小组与网友互动,2小时14分钟,网友弹幕提问544次,门票预约、景区优惠政策、行李寄存均是热门话题。这让公司部门负责人张启飞意识到,旅游企业应该抢抓直播红利、抢占流量风口。

“不同于食物、衣服等快消品的带货,买旅游产品其实是购买消费预期,受天气、交通、心情等因素限制。导游主播要熟悉平台规则,还要有持续产品推荐能力。”在张启飞看来,导游主播,目前还是存在“流量小、品牌传播不强、带货成绩不佳”等痛点,培养一批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旅游人才至关重要。

人才培养须“因势而变”

“导游是旅游职业教育中最传统且核心的专业,疫情倒逼其转型。”这两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旅游职业教育专委会执行主任、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杜兰晓经历了格外忙碌的工作状态。疫情对旅游行业打击很大,与之伴生的旅游职业教育也跌落至谷底。一次次调研、论证中,她认为传统导游应向“互联网+现代导游”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而其中,数字化知识的介入至关重要。

“当前,旅游业已呈现回暖周期长的特点,传统的旅游观念和消费理念被重塑,人才培养必须‘因势而变’。”杜兰晓拿浙江举例,近年来,该省在线游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云上旅游、智慧数字旅游成为提振旅游消费的主流,游客通过短片、直播实现“不出行看遍天下美景”;亲子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游等高品质产品也备受市场推崇。“同时,一部分旅游从业者转行做起旅游定制师、研学旅行指导师、旅游咨询师、民宿管家等。”

“因此,重点培养研学型、管家型和智慧型导游人才,提振学生对行业的信心很重要。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她观察到,从全国范围来看,导游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痛点。

例如,培养定位与文旅融合、“互联网+旅游”的产业升级不相适应;课程体系对全域化、定制化、智能化导游人才培养的规格支撑不足;校内实践教学与导游技能迭代训练要求不匹配等。

疫情来袭,全国的旅游职业院校都在思考如何进行教育教学的变革。杜兰晓认为,该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迁是全国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

为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近年来,该校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增设了“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景区开发与管理”更名为“智慧景区开发与管理”。

“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教学模式重构,办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都得迭代更新。”杜兰晓介绍,后疫情时代,学校更是对导游专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她举例,学校撤并了旅行社计调实务、旅行社门市接待等8门课程,增设智慧导览服务与管理、旅游IP运营与打造、旅游短视频制作等带有数字经济色彩的课程。

下了一番功夫,只为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和能力。杜兰晓坦言,学校对专业课技能进行数字化打磨,打破原先教材里的“章节目”体系,解构成若干“颗粒化”知识点。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