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从“网红”到“长红” 各地文旅探路“流量”变“留量”(2)

2023-05-15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小字号

作者:严勇 张格 蔡馨逸 王凯 刘恩黎

春节以来,潮州、台州、柳州等中小城市的表现也颇为亮眼,这些城市或以螺蛳粉等特色美食,或依托《狂飙》、英歌舞等文化产品和传统艺术的影响力,火爆出圈,吸引了空前的人流。

与旅游“下沉”相适配,包括淄博在内的很多城市,正在通过加强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地方旅游环境和综合环境的“向上”升级。以淄博为例,通往该市八大局便民市场的道路原来坑洼不平,为了方便游客“打卡”,淄博三天就修好了一条路。同时,为应对“五一”大客流,淄博还发出通知,要求具备开放条件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免费向社会开放停车场和厕所。

不仅如此,除了提升体验值,各地还在“花样”宠游客上来了一番较量。

“五一”假期首日,重庆市景区流量大幅增加。4月29日当晚,洪崖洞景区周边道路分时段、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千厮门大桥再次“封桥”宠游客,成为一座横跨嘉陵江的观景平台。

4月以来,昆明蓝花楹竞相盛开,成为春城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为了方便游客拍照打卡,昆明交警用锥形桶围成一个个安全区域,专门让出蓝花楹赏花“C位”,还在教场中路等网红路段启动临时交通管制,将原来的双行道改为仅允许机动车单向通行的单行道。这样一来,游客便可以安心赏花。

为了让游客玩得更加舒心,一些旅游城市在推进市场监管等方面也做出有效尝试。近段时间,云南大理、丽江和福建厦门等地相继发布规范餐饮、住宿和旅游服务的提醒告诫书,规范旅游市场价格秩序,要求各经营主体明码标价,不得侵害消费者权益,并开出相应罚单。

释放消费潜力

吸引游客一来再来

吸引“流量”不难,但打造“留量”不易。“网红”变“长红”,一字之差,背后却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持续加大业态创新供给,实现量质齐升。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表示,“五一”后,要保持旅游消费长期向好的势头,各地必须继续加大业态创新供给。要持续输出文化创意场景,用创新迎战瞬息万变的“流量经济”。

湖南省旅游景区协会会长、湖南华夏投资集团董事长钟飞说,文旅产品要跟着市场走,跟着游客的身心需求走,要及时发现消费新需求,抢抓消费升级,开发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模式。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在守住安全等底线的前提下,对于新产品、新业态要抱有包容和开放的态度,鼓励经营主体持续创新、做大做强。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说,当前“特种兵”旅游比较流行,说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旅游需求旺盛,但又存在时间紧、资金紧等现实问题。针对该群体,可推出旅游专线,实现交通、餐饮、住宿的无缝对接,把更多时间留给景区,改变他们“走马观花”的旅游,提升旅游品质,吸引更多人出游。“如果可以抓住每个细分群体的旅游需求,针对不同顾客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既可以丰富旅游业态,也可以把小众旅游做成大市场。”

其次,以游客为中心,靠口碑树品牌。不可否认,网红城市的旅游消费市场火爆,但随之而来的排队到崩溃、产品和服务跟不上、遭遇“价格刺客”等问题也不可回避。业内人士认为,“网红”城市在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应格外做好安全保障、产品供给、市场监管等工作,收获更多的“点赞量”,保持长久吸引力。

重庆工商大学莫远明研究员告诉记者,此外,还应注重旅游行业的自律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和完善投诉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违规现象,推动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莫远明说,要让“网红”变“长红”,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出台拼经济的惠民惠企举措,另一方面也要出台真金白银的刺激消费复苏的措施,释放消费潜力。

最后,提升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从完善社会服务层面持续发力,如规范服务业价格、开放免费停车场、建设更多公厕、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从神经末梢的改变去积累好的口碑,提升整个文旅产业、地方形象,以及当地百姓的幸福指数。

受访人士表示,“流量”能否变成“留量”,检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更细更深的功夫要做在服务和监管保障上,真正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如何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返,考的是相关部门的暖心贴心和用心,考的是商家和经营户的热心、诚心和良心,图的是让游客放心、安心和开心。这是真正的内功,须久久为功。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