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沉浸游”提振中国文旅新动能

2023-06-04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在搭载了VR、3D等技术的博物馆、影院化身“景中人”沉浸式游览,到主题乐园、个性化餐厅感受互动式消费魅力……夏日来临,“沉浸游”成为中国文旅业的一个热词,这种新型体验方式越发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驱车来到位于京杭大运河天津西青段沿岸的杨柳青古镇里,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吸人眼球。走进西青区旅游集散中心领取一份标注有古镇各色景点的“通关文牒”,便可开启“打卡”模式,沉浸式享受既新潮、又民俗的文旅体验。

独具特色的四合连套式清代民宅石家大院里,古朴戏楼、长廊与花厅别有一番风味;踩着青砖穿过街巷,“玉成号”年画坊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杨柳青年画制作技艺;运河岸边,一排排历史影像图片展示了古镇的“前世今生”……游客在行进式游览中,品味古镇魅力。

杨柳青古镇因杨柳青年画而闻名。杨柳青年画又名杨柳青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曾经兴旺的漕运给这个津门小镇带来丰富的年画题材,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鼎盛时,“家家能点染,户户善丹青”,年画作坊星罗棋布。时至今日,不少游客寻年画而来。

游览结束,一群在天津上学的大学生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盖满红戳的“通关文牒”。“‘打卡’能带来一种成就感,收获别样的旅游体验。古镇景区将传统民俗文化和新潮体验方式结合得很好,我们很喜欢。”

“打卡”只是“沉浸游”的一种方式。当前,中国不少旅游景区充分挖掘自身建筑、产业、文化等资源,为消费者打造多方位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重庆市璧山区秀湖公园内的九门仙侠小镇推出古风沉浸剧本体验项目,游客更换着装、挑选剧本后进入景区,以“剧中人”完成任务的方式在景区游览;陕西华清宫景区举办花神海选、“我在唐朝的一天”“我在唐宫赶大集”等活动,营造沉浸式唐宫节庆氛围……

“在沉浸式体验中,游客旅行记忆更深、体验更佳,更愿意为新颖模式买单。这越来越成为文旅市场的需求热点和相关文旅产品转型升级的指向,对刺激内需、扩大消费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说。

除旅游景区外,越来越多博物馆、文艺院团、文娱消费场所运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介入,参与互动体验。

向日葵花海“随风摇曳”,星月夜“风云变幻”。踏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荷兰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画作动态呈现在巨型沉浸区,观众仿佛“站在画里看画”。“在沉浸区看久了会产生轻微的眩晕感,观众可以体验和想象梵高后期创作的状态,身临其境感受其艺术作品的魅力。”该馆讲解员黄丽洁说。

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馆长金鹏认为,对经典艺术作品沉浸式呈现可以使数字艺术走近普通观众,为大众带来全新体验。

天津市民刘女士近期带着9岁的女儿开启了一场“奇妙旅程”。“孩子在馆内的数字交互绘画室自由创作,现场就能转化为数字作品,激发了孩子对艺术创作的好奇心。”刘女士说。

为顺应人民群众沉浸式文旅消费体验新需求,今年以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在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促进5G+VR/AR沉浸式旅游等应用场景规模发展。今年3月,中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推荐遴选暨培育试点工作也已开启。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2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3年发展预测》显示,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约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

“今年以来,中国文旅复苏势头亮眼,这与日益多元的文旅体验场景、更丰富的消费选择分不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沉浸式旅游满足了客群探新求异的需求,更体现出中国城乡居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戴斌、徐虹等专家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给沉浸式文旅场景营造创造了条件,但深挖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建设以内容为主要特色的文旅综合体,让游客从心灵上、思想上有所感、有所悟,才更是未来沉浸式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