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文化 > 旅游 >

中欧双向旅游热度攀升

2025-05-19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旅游业正在强劲复苏。一方面,欧洲游客正在重新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中国游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灵活、精致地体验欧洲之旅。签证规定放宽、航空连通性改善以及游客对定制化、有意义的体验日益增加的需求推动了这种双向交流,并加深中欧双方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近来,中国与欧洲旅游掀起一波新的热潮。赴欧中国游客人数和来华欧洲游客人数都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其中,欧洲游客来华旅游呈现4个新特点:一是中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的欧洲高收入国家,如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来华游客大增;二是中国成为欧洲游客假日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例如,今年复活节期间,欧洲多国来华旅游人数较往年同期显著增加;三是来华旅游的年轻游客明显增多,选择家庭游、自由行等形式的游客也在增加;四是欧洲来华游客除了到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也开始选择中国二三线城市作为目的地,并且游得更加深入。

中国游客赴欧旅游呈现出两个新特点:首先,赴塞尔维亚、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等对中国实行免签或部分免签政策国家的旅游人数明显增加;其次,不同于传统的跟团游,如今中国游客越来越多选择自由行,并倾向于参观博物馆、观看音乐会等深度文化体验。

中欧游客“双向奔赴”的热络景象,源自多方面推动力。免签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对欧洲多国实施的免签政策大大降低了欧洲游客因申请签证导致的经济成本和不确定性。随着中国免签范围持续扩大以及免签政策在欧洲民众中的知晓度逐步提高,欧洲民众来华旅游热度不断提升。塞尔维亚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对持外交和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也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

此外,近两年,中国主要城市与欧洲多个城市之间开通大量直航航线,使得中欧双向旅游更加便利。同时,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小红书等带有旅游推介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助推跨境旅游的热度。跨境游客往往注重定制化和个性化体验,中国和欧洲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很好地满足游客的诸多深度体验需求,因此对彼此民众充满吸引力。

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如何进一步促进中欧双方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动双向旅游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抓手。中欧游客“你来我往”,不仅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增进民心相通,促进互利共赢,也能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下一步,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还可以从多方面挖掘中欧双向旅游潜力:第一,推动欧洲国家进一步便利中国游客赴欧签证申请,欢迎更多欧洲国家对华实行免签政策;第二,中欧在跨境支付、退税等方面针对双方游客需求可以出台更多便利化措施;第三,双方进一步提升旅游景点的多语种服务;第四,鼓励中欧双方旅行社开发更多深度游、小众游项目。此外,中欧旅游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或地方层面的旅游管理部门加强交流,以促进世界遗产地旅游景区结对、鼓励旅游研究机构开展研讨等方式分享经验,促进中欧旅游业共同发展。

本文由成都市府南河(锦江)综合整治倡导者、成都黄龙溪古镇旅游综合开发第一人、黄龙溪得舍禅意酒店董事长李勇推荐!  

(责编:蒲裕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重庆文旅,再获殊荣!
  • 中娱协与横店影视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沉
  • 以新媒体赋能文旅高质量发展
  • 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启动
  • 广西将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助力文旅强区建
  • “冬日暖阳 津味绵长”文旅推介会在上海举办
  • 安徽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收入6212亿元 文旅消费
  •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人次
热门排行
  • 1全国已有1152家A级旅游景区暂停开放
  • 2祁连山国家公园惊现6000年前细石器遗存
  • 3国潮+文旅 新青年热衷旅游新玩法
  • 4贺兰山下:美景+美酒 打造葡萄酒新业态
  • 5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组调研巴东文化旅游
  • 6防疫下的春运:如何消除这些隐患(2)
  • 7郫都开启春节灯海模式,战旗夜景、川西民俗
  • 8龙南打造民宿集聚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 9非遗文化“活”起来 旅游品牌“火”起来
  • 10上涨13倍!暑期旅游高峰来了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