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主席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选编自宋志平《问道管理》,2019年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
我在企业工作40年,其中有28年任大企业的“一把手”。我所管理的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战略起到了决定作用。实际上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再没有什么事情比想清楚目标和解决途径更重要的了。
担任企业一把手的这些年来,我想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战略。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战略规划,为企业发展把好方向。好的战略既要有好的目标,又要有独特的途径,还要有好的执行和不断的调整。战略目标一旦确定下来,缺什么找什么,这就是发挥战略创造性的地方。一路走来,正确的战略指引着我们的企业不断迈向世界一流。
战略决胜
问:您有40多年的管理经验,并把两家企业带入世界500强行列,战略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什么?企业战略包含了哪些重要内容?
答:战略对于做企业而言是头等大事。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目标、方向和大的思路,到底要做什么,这决定了企业能否有大的发展。对企业而言,首先要想清楚做什么,制定非常清晰的战略,讲清楚做到怎样的目标、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如何获取资源等,这些都是战略的内容。
战略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每个企业都有历史沿革、生存环境,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企业的一把手,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打算做什么、怎么做,并进行分析,这就是制定战略。
大家常常把做企业的一些管理细节,比如质量控制等,和战略说到一起,大量的管理工作和普遍的管理原则不构成战略。战略和管理是两码事,战略是头脑、是旗帜,管理是腿脚、是手段、是过程,再优秀的管理也代替不了战略,再高明的管理方法也只能算作战术。
问:如何去选目标,是做隐形冠军,还是做行业“巨无霸”?
答:2002年3月,我被任命为中新集团总经理,当时企业的目标是做新型建筑材料,主要是装饰材料。我们明天究竟要做什么?这就遇到了战略问题:是延续过去的业务做杂而散的装饰材料,还是回归一个大行业、做主流业务?我们的选择是后者。
作为一家央企,在考虑战略的时候,从历史责任和使命来看,要做行业的领军者,应该进入这个行业里的大产业。也就是说,央企结合自身优势,一定要扎根大行业、做足大产业,小产业应该由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去做。小产业的市场就像一个脸盆,央企是块大石头,放在脸盆里,会把脸盆砸坏了,市场容纳不下。央企有规模、有产业属性、有研发创新能力、有核心竞争力,在行业中举足轻重,要真正做到有活力、有影响力、有带动力,其生存和发展才有意义。这也是我当时的一个思考。
这就是如何去选目标,选择做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然也不是说每个企业都要做这么大的行业,因为做企业可以确定不同的目标,也可以做小而美、小而精的行业。然而,不管是做小产业还是大产业,是要做隐形冠军,还是行业“巨无霸”,这就是领导者要制定的战略,必须提前想清楚,做出选择。
问:企业战略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那么如何把握战略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答:战略就是最开始要树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随着时间推移、市场发育进行调整。
任何战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北新建材一直在思考战略,也一直在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市场和时代的变化,这些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的战略演变是建设性的。
战略具有双重性,既是不断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企业制定了适合的战略之后,首先是要坚持,不能朝令夕改。同时,战略执行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曲折、艰难,要按照既定目标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解决前进路上的各种问题,只有执着前行,战略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我们都有这个经验,爬山即将接近顶峰时往往最艰难,很多人常常在这个时候坚持不住、退下来了,结果永远失去了登顶的机会。
同时,战略该修正时要修正,该完善时要完善,要随着环境变化、事实验证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和变动是递进式的,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这么多年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战略,我总讲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
问:企业领导者如何抓住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答:做企业必须了解环境,抓住机遇,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孙子兵法》中讲,“善战者求之于势”,其中的“势”即机遇。有一次在香港路演时,一位记者问我:“掌管大企业,你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我回答他:“就是看到机遇后抓住它,然后制定一个清晰的战略,并且义无反顾地做下去。”
中国建材的快速发展就是在顺“势”而为,这个“势”指的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历史机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人一生中的重大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企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一样,重要的机遇可能只有一两次,有的机遇可能十年甚至百年难遇。因此,企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非常关键。市场不可能总给我们机会,关键要看机遇来了我们能不能抓住它,抓住了企业可能顺势发展起来,否则可能会永远失去发展的机会。
机遇需要有心人去发现,企业领导者更需要有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因为很多机遇是不易被察觉的。作为企业家,要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对机会的敏感性,也要下好每一步棋,一步走错了,可能全盘皆输。正因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慎之又慎,谋定而后动。一旦机会来临,就要毫不迟疑、快速出手。
业务选择
问:理论上,企业制定战略时一般会充分考虑自身具有什么资源,然后根据资源优势来进行业务选择。那么企业进行目标定位时,应该是资源导向还是目标导向?
答:其实是倒推过来的。企业要活下去、要发展,应该选择什么。制定战略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做什么,而是先确定目标,缺什么找什么,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我们在定目标时,要是受限于思维,首先想到的是现有的资源、技术和人员,“看菜下饭,量体裁衣”,有什么做什么,企业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写到,做企业的原理是什么?原则实际上就是原理,具体包括四条:第一,先定目标;第二,寻找达成目标会遇到的问题;第三,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把这件事做成。
中国建材便是目标导向,最初并没有资源,在确定目标后主动去寻找相关资源,从而实现了快速发展。这也说明,作为一把手最重要的劳动是思考。一把手要通过劳动获取信息,通过反复否定之否定,拿出方案,按下按钮,这也就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因为战略选错了,可能会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全军覆没;战略选对了,每项努力都有加和作用。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只顾盯着眼前的资源做文章,即便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
问:您说过“一把手是为企业眺望远方的人”,如何理解企业领导者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如何培养领导者的战略思维呢?
答:战略至关重要,关乎生死。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能够为大家眺望远方,比别人多向前看一步,这个是领袖首要的职责。好的企业都会有个领袖,比如任正非、张瑞敏、曹德旺、董明珠等。
其实领导者和领导者之间有很大区别,有些领导事无巨细地去做工作,相当于一个管理者或负责人。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对战略的直觉,有战略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专长。喜欢思考战略、方向,这可能有天赋,也有实践的积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去考虑全局性问题。
选人很难,可遇不可求,但如果遇到了,千万不要放弃。有时看一个干部具备这个才能或基础,就要培养他,有的人可能是帅才,有的人可能是将才。所谓帅才,喜欢看方向,是战略家;所谓将才,是管理者、战术家。
我有时想这些干部的偏好,如果他喜欢思考一些方向和战略上的问题,经过培养就有可能成为企业战略家。我并不认为思考战略的人和做业务的人谁比谁更好,主要是大家的偏好不同。一个好企业一定会兼顾领导者与管理者,有人适合做领导者,有人适合做管理者,但不管担任哪个职务,都需要互相尊重、互相补台,形成良好的配合。
问:如何看待企业发展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小目标和大目标之间的关系?
答:作为领导者,需要经常权衡当期效益和长远发展。如果没有当期效益,企业活不下去,也就不可能长远发展;但如果没有长远发展的想法,只顾当前效益,企业就没有未来。企业领导者经常在这两者之间困惑,处在“否定之否定”这样一种状态,做企业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清晰、也不简单,能够辩证思考的企业才是好企业。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