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即是思维者破除自身思维定式,冲破精神束缚,努力提出新设想、探索新理念、指导新实践,创造新成果的意识活动过程。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00多年前出版的《经济学发展原理》一书中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种“新组合”的创新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创新和创新思维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宋志平带领中国建材改革创新的实践,正体现了其善于运用“新组合”原理,用“+思维”,指导企业创新实践的特性。
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在从新型建材行业转身实施“大水泥”战略、做大企业规模的过程中,时任董事长宋志平没有采用靠自建水泥企业滚动发展的模式,而是运用“+思维”进行“新组合”,提出 “央企的实力+市场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的混改加法公式,从2006年起,在原有的中联水泥只有3家水泥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合作”、“强强联合”、“业务重组”等一系列加法运作,仅用六、七年时间就“加出”了中国联合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公司,“加”出了近千家水泥企业,中国建材也一跃成为全球水泥领域的领跑者,这也正是熊彼特所提出的“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在中国建材的成功创新实践。
宋志平对进行“新组合”创新还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互联网+”模式,“最大的亮点不是互联网本身,而是‘+’的模式。”他提出企业创新要“引入+思维概念”,在开展创新时,“可以先看看已有业务能不能“+”一下,如果能“+”一下,就会投资少,获利多”。
这正体现了其善用“新组合”原理、正确运用创新思维逻辑的企业家创新特质。
因此,企业家一定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思维的定式,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在意识层面不断对企业产品和技术,经营与管理进行“新组合”,进而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创造出全新的而且与众不同的价值”(宋志平关于创新的定义),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竞争的新优势。
05
人本思维
所谓人本思维,就是在思考管理问题时,把人作为管理的根本,从符合人性、尊重人格、凝聚人心的角度出发,找到人力资源管理新思路的意识活动过程。
宋志平是一位具有人本思维的企业家。他认为:“人是企业的主体,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根本动力。坚持以人为中心,把实现人的幸福,人的价值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追求。这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的主线”。他在北新建材当厂长时,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挂出“工资年年长,房子年年盖”激励条幅,点燃了员工心中的希望之火,企业蒸蒸日上。到中国建材担任董事长以后,他又把北新建材的人本思维与西方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学、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恕”思想结合起来,将“以人为中心”进一步分解升华为“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的人本理念。他认为:
“‘企业是人’是指企业是人格化的,人性化的,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经济组织,被大家赋予了一定的性格和特征。说起华为,大家会想到任正非,说起海尔大家会想到张瑞敏。
‘企业靠人’是指企业的一切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要靠领导者的带领以及广大干部员工的努力和付出来发展企业的所有成绩都来自大家的汗水。
‘企业为人’。是指企业经营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我们办企业是为了服务三个群体,一是企业人及我们的员工和他们的家属,二是投资人及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三是社会人,即我们要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企业爱人’是指企业要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讲‘仁者爱人,仁者安仁,知者利人’,真正的仁者要有爱的真诚,真正的智者必须做事利人。企业爱人,在企业之内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关心爱护员工,在企之外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回馈社会,创造阳光财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从这段论述中,充分说明了宋志平人本思维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对于企业家用好人本思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家运用人本思维时,要向宋志平一样,以“企业是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爱人”四大理念为指引,为企业制定出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成就人的理念方针、机制办法,把以人为本的办企理念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因此,企业家在运用人本思维时,要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要善于从西方管理学中用好可量化的管理工具、方法,科学的管好人;二是要善于从中华文化中挖掘最具人文价值的思想,最大限度的激发、引导、约束人的行为,艺术的塑造人;三是要中西结合、理论实践结合,真正构建起适合本企业的人本思想,人本规范,打造企业的人本文化。
06
工法思维
所谓工法思维是指将企业经营管理中好的经验、做法,通过运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等辩证思维方法,使之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形成可以复制、推广、应用工法的意识活动过程。
宋志平就是中国企业家中,最善于运用工法思维推进企业管理的大家。他在北新建材当厂长期间,借鉴、运用成熟管理工法,推动了清理整顿、品牌建设和质量控制等工作。后来,到中国建材担任领导后,在推进联合重组,整合上千家企业的过程中,又总结了一系列的管理工法,如:“五化管理”、 “三五整合”、“八大工法”、 “六星企业”、“格子化管控”等工法。后来他将这些工法经过优化重组,凝结成了具有体系化的“三精管理”工法。2022年4月23日,凝聚着宋志平40年管理实践和深度思考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的著作——《三精管理》正式出版,立刻引发热烈反响。这部书为我们构建了一套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为核心的“三精、十二化、四十八法”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体系。对于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是一部由中国企业家撰写的体现中国经营管理思想、企业工法的经典著作,不仅在中国,也一定会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工法思维不是一般性经验和做法的总结,而是要求企业家必须在掌握辩证思维基本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透过经营管理具体事物的表面现象,去触及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价值的方法理论,成为企业管理的方法论。同时还要求企业家具有精准的文字表达、概括、提炼能力,使工法的概念、用语、词汇更精炼准确,更通俗易懂,更具有普遍适用性。
因此,企业家更要注重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思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规律性特征,不断总结、归纳企业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使之上升为经营管理的方法论,成为适合企业复制、运用的工法,让企业成为既有管理方法,又有管理方法论的组织。
07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即是思维者体现出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协调性思维的特征。系统性思维要求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平面的看待问题,而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的、运动的、立体的寻找事物之间的有机关联和本质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和协调性的思维。
对于系统思维,宋志平先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 “系统思考是很难的修炼,进行系统思考要抓住三点:一是从局部思考扩展到全局思考;二是扩大思考范围;三是更新思考方式。”2023年,他基于对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关系、将企业打造成利益相关者共享平台的系统化思考,结合国家“十四五”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中国企业特色,撰写了新著《共享机制》,提出了“共享理念、共享经济、共享企业、共享机制和共享性企业家”五个方面的共享逻辑体系,形成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企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财富的合理分配、企业的机制构建,提供了全新且系统的启示,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同样,宋志平还运用系统思维还构建了管理系统性的“三精管理”体系,还将复杂的企业管理整理出20对矛盾、100个命题、100个故事、100个观点,出版了系统化破解企业主要矛盾的《企业迷思》,深刻体现了作者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部分、静态到动态、个别到一般进行系统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