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百姓的需要就是该我们做到的

2019-03-11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在回应李连成代表的“八个梦想”时讲道,“我经常到一些贫困地区去、到农村去,我总有一句话:‘你们还需要什么?’但是听到的回答大多是,‘我们想到的党和政府都给我们解决了,我们没有什么想法了。”(3月9日《人民日报》)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你们还需要什么”,是俯下身子问需于民,以知群众所需。问的是民需,解的是民忧,暖的是民心。

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就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脱离群众需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想着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必须访民情、听民声,问民需、解民忧。坚持问需于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

问需于民一定要深入基层一线。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里面听汇报,不是问需于民的正确姿势。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同人民群众深入接触,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状况,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只有到艰苦偏远的地方,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才能摸准群众的脉搏,贴近群众的心窝。问需于民,既要有俯下身子的真诚,又要有冷暖记挂的情怀,还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问需于民,其要在行,重在落实。对于民之所需,要列出问题清单,逐个予以解决,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回应民意期待。能马上办的问题做到“马上就办”,对难度大、矛盾多,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展现逐步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让群众看到攻坚克难的意识。要把谋实谋准的工作落下去,把认定看准的事情干下去,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攻坚拔寨的勇气,努力开创新局面,赢得新发展,持续、稳步提升民生获得感和满意度。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领导干部要常怀忧患之思、常念群众之托,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多问问群众“你们还需要什么”,捧出真心给群众办事,自然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文/长青) 

(责编:吴元峰)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李文悌:我与周德文教授携手“产业金融”实践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6)(李勇网络故事
  • 浙江奇人周德文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4)(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人生经历与感悟》1000集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3)(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先生的人格魅力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1)(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9)(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7)(李勇网络故事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信任是危机企业走出危机的第一步(二)
  • 3《中国经济时报》周德文发布对2018年经济预
  • 4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5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6国科智库诚聘经济学家周德文为首席经济学家
  • 7中国“世界工厂”何去何从?全产业链更加完
  • 8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9《中国经营报》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1
  • 10司法为民,做依法治国的践行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