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外公,已眠山中

2019-04-29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每当听到这支儿歌,不由想起我的外公。

而今,外公在哪里?黔山深处盘州市保田镇双锁山,只见群山起伏,草木萋萋,外公已不在。在我看来,外公已经永远歇息在那片大山中。外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劳动了一辈子、期盼了一辈子,到了生命的尽头,永远长眠在那片布满他脚印的大山之中。

自从离开家乡山村到外地上高中、大学、就业以来,很少见到外公。近些年来,从亲人们的介绍知道,外公年纪越来越高,快要80了,身体一直硬朗,劳力不减,每年还种植一些烤烟、生姜、玉米等庄稼,面朝黄土背朝天,一把汗水一把汗水地在泥土里“刨钱”。不料,到2017年以后,患上了重病。舅舅们精心照料,先后送到黔西南兴义、盘州红果、贵阳等地大型医院治疗,无奈病情无法根治,时轻时重拖了一年多。到了2018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三),病魔无情地结束了外公的生命。电波里传来外公离去的消息,一阵茫然,悲从中来。永别了,外公,跨鹤离去。安息吧,外公,愿天堂里没有病痛。

9月15日至16日,趁着周末双休日,我从云南曲靖到达相距150公里余的双锁山,在外公的灵柩前烧纸点香,与外公永别。

外公生于1937年,属牛,享年81岁。外公已去,真情长存,一切化作无尽的思念……

小时候,我读小学三至五年级期间,逢暑假或寒假,我总会步行到距10公里的外婆家过上六七天半个月,对外公的音容主要是那时记下的。声音洪亮,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精神矍铄;常常是戴着打结收卷起来的雷锋帽,穿着蓝色或咖啡色的中山装,脚上是解放鞋,不穿袜子,脚踝骨处裸露凸起,青经纵横。常常背着背夹或竹箩、扛着锄头,赶着一匹驮着驮子的马早出晚归,上山下地干活。歇息时会卷一只旱烟装进猫耳斗里吧嗒吧嗒抽一阵,浓浓的旱烟味飘得老远。

时光飞逝,往事依稀。脑海里不停检索,与外公相处的故事总没有多少深刻的。至于我在婴儿和儿童时期,与外公在一起时,他肯定是抱过、扶过、牵过、逗乐过、照料过我。自小记事以后,记得外公爱种荸荠。在秋冬季节,就是荸荠收获季。外公常常到一处叫“五丘田”的梯田里挖荸荠,用锄头将干了水的土块翻起来,荸荠就陷在土块下,用手指一颗颗抠出来,装进粪箕,积多了再装进麻袋。背回家的荸荠还要洗去泥巴,黑亮的荸荠就可以背到乡场上去卖了。到了星期六,是保田镇赶场的日子,外公就早早背着荸荠到场上去卖,三斤、五斤零散地卖出去,价格便宜,当时就说一斤荸荠当得一斤米。外公种荸荠很执着,随着市场行情变化,村里的人基本不种荸荠了,但外公还是持续种了很多年。如今,无论在哪里的街头巷尾,只要遇到卖荸荠的摊子,我就会想起外公来。还记得2010年春节期间,一个冷气笼罩的日子,我去看外公,用数码相机给外公拍照,73岁的外公穿着咖啡色中山装,他身子一挺,在小平房前的水泥地板上亮出标准的立正姿势,我顿觉吃惊,或许外公年轻时代经历过民兵训练。还记得2011年国庆节假期,我回到甘河村老家办理结婚酒席,外公来家里,他穿着蓝色崭新的中山装,精神很好。吃过晚饭,傍晚了,二舅就用摩托车送外公回去了。

岁月无情,转眼,外公已经永远离去。长空迷蒙,一切化作追忆。外公是一名平平凡凡的农民,苦苦乐乐一辈子,算是演绎了大山里农民的宿命。怀念外公,怀念朴实、善良、勤劳、坚强、奉献的外公。

如果真有在天之灵,我想,外公一定会思念亲人,会叮嘱亲人们好好生活、努力生活,勤劳勤奋、善良友爱、以德立身、高洁人生。这样,外公定能欣慰。

旦逢春花秋月,旦逢夏雨冬雪,我托清风白云去看外公,只见群山静默、古树森森,只见田地依旧、屋舍如昨。外公不在,他已眠山中,如秋叶之静美。(作者:萧晶文 云南曲靖市委组织部)

萧晶文,男,1984年生,贵州盘州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云南农业大学在职农学硕士,爱好新闻、传媒、文学、诗词,经历报社、银行、职校、邮政、供电行业务工,先后在云南曲靖乡镇党政办、县级党委部门、市级党委部门工作。
 

(责编:丁乾)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李文悌:我与周德文教授携手“产业金融”实践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6)(李勇网络故事
  • 浙江奇人周德文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4)(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人生经历与感悟》1000集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3)(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先生的人格魅力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1)(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9)(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7)(李勇网络故事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信任是危机企业走出危机的第一步(二)
  • 3《中国经济时报》周德文发布对2018年经济预
  • 4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5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6国科智库诚聘经济学家周德文为首席经济学家
  • 7中国“世界工厂”何去何从?全产业链更加完
  • 8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9《中国经营报》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1
  • 10司法为民,做依法治国的践行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