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新时代下青年的五四精神传承

2019-05-13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号召,积极拥抱新时代,争做新时代下的新青年。

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新青年提出了要求,也为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不可孤芳自赏;要融入集体,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孙中山先生说,要爱国,一个人不爱国,欺骗背叛祖国,那在祖国世界都是丢脸的。
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忧国忧民之心,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心中高高飘扬;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要有担当,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争做时代先锋;把负重前行当吃亏,逃避责任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要不得的,难以获得人生快活的。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青年要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鹜、静谧自恰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当下,“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日无觉醒”。要把革命先驱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梦想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就要用期抱时代用青春践行使命,用背春承战理想,把个人的吟唱汇入新时代的主旋律、取有梦、道梦,動于,在务力奔跑中唱出一曲曲激品的青春之歌,为五四精神注入新时代的内函、上新时代的印记、这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所在、使命所在、光荣所在,也是对五四精神的最好传承。

我们要珍惜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立领,在锻炼中成长,努力把自己建设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担当,建成社会主义强国是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去一个好成绩,也希望青出于蓝,拥抱奋进的新时代!(作者:张冬梅    江油市人民医院) 

(责编:孟云)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李文悌:我与周德文教授携手“产业金融”实践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6)(李勇网络故事
  • 浙江奇人周德文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4)(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人生经历与感悟》1000集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3)(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先生的人格魅力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1)(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9)(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7)(李勇网络故事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信任是危机企业走出危机的第一步(二)
  • 3《中国经济时报》周德文发布对2018年经济预
  • 4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5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6国科智库诚聘经济学家周德文为首席经济学家
  • 7中国“世界工厂”何去何从?全产业链更加完
  • 8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9《中国经营报》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1
  • 10司法为民,做依法治国的践行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