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名人 >

为“四川出台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10条措施”喝彩

2019-08-08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今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聚全川之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时下,正值脱贫攻坚关键期,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鼓励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聚全川之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还需创新建立健全引进、培育、激励等引导机制,助推人才向基层流动。

创新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要完善人才引进运行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配合,加强考核和督查检查,形成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整体合力,确保人才引进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通过外出招才,公招公选,柔性选才等方式集中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拓宽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通过出台《关于奖励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暂行办法》)、《引进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办法》等优惠政策,激励全社会参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创新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要为各类人才大力拓展学习的空间,培训的渠道,通过聘请专家授课,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班,“走出去”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进基层调研、脱产学习、进高等院校深造、送国外培训等方式帮助人才不断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取长补短,全方位提升技术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人才永远成为技术发展的尖兵,前沿技术的窗口。

创新建立健人才激励机制。要根据不同对象和环境,按各类人才的薪酬水平与其岗位责任、能力水平、承担的风险和工作业绩相协调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激励方法和手段,以求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比如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采取购买商业保险、缴纳补充养老保险等方式,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定期开展联系服务工作,让人才切身感受到本地领导对他们的尊重与重视,关心与关怀,有助于培养人才的本土情怀,促使人才心甘情愿留下来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黄铄栋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李文悌:我与周德文教授携手“产业金融”实践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6)(李勇网络故事
  • 浙江奇人周德文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4)(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人生经历与感悟》1000集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3)(李勇网络故事
  • 周德文先生的人格魅力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91)(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9)(李勇网络故事
  • 提升府南河,搅动锦江潮(87)(李勇网络故事
热门排行
  • 1人人相互尊老师是崇高新风尚(1)
  • 2信任是危机企业走出危机的第一步(二)
  • 3《中国经济时报》周德文发布对2018年经济预
  • 4可与人斗,不可与天斗(1)
  • 5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再论重振企业家信心(2
  • 6国科智库诚聘经济学家周德文为首席经济学家
  • 7中国“世界工厂”何去何从?全产业链更加完
  • 8两会有啥事 栏目命名语病须改正
  • 9《中国经营报》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周德文(1
  • 10司法为民,做依法治国的践行者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