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有云“人心不足蛇吞象”。蛇,是四川本土巴人图腾崇拜物;象,则是湖广一带楚人图腾崇拜物。如此俗语,遗存了“填四川”来的各移民族群之间所发生的文化冲突现象。但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社会环境中,渠县方言经数百年融合传承,早已成为渠江地域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磁场”一样的话语环境。
在这样一个话语环境中,如果有谁外出当兵或经商或探亲旅游回来,在乡亲面前说话,有意无意放弃自己的母语,憋腔拐调,或夹杂一些外地语言故意炫耀,或将官话说得要通不通,这种状况就会被看作是“贵州驴子学马叫”。它往往会造成本土话语环境的不和谐而引起周围乡亲的反感,招来一顿数落,甚至被指斥为“变了种”“洋不洋土不土”等。
今天看来,对所谓“学马叫”的不满和指责,显然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封闭性在人们心理和情感上引起的排他性反应,当然是十分落后而有害的。但问题远非如此简单。细察这种指责的动因,更多来自文化意义上的本能抗体;“学马叫”打破了话语环境的和谐,也就是打破了社会文化生态的平衡,像噪音一样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刺激。为保持常态平衡,乡亲们自然会加以指责。此其一。其二,乡亲们是自觉不自觉站在某种立场上,对一种文化价值观的褒扬和维护。
“宁卖祖宗田,莫卖祖宗言”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很大意义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文化的珍视、敬仰。只有在浓厚文化氛围中长期得到浸润、滋养,才会获得这种抗体,并作出本能反应。反之,在一个没有文化的环境下,久而久之,人们会麻木迟钝,进而造成对环境乃至自身文化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中国这些年随处可见的没有文化、不懂得文化、不重视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现象比比皆是,有谁能说不是这样呢?
方言是我们民族的和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和原生性的存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决定了方言必将为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地以其特定本质和开放系统而显示其自身活力,从而与普通话并行不悖。但由于当今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方言自身也必将变化发展。更多了解我们的方言、传承我们的方言,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保留方言,就是保留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保护方言,就是保护祖宗传承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祖宗言”,岂有出卖之理?
四
我一直认为,成立县级民俗文化协会,渠县可能是四川第一家甚至是目前唯一的一家。《渠县民间语言》这部书,是渠县民俗文化协会组织田野调查,深入乡村院坝,与村民百姓探访交流,对渠县方言词汇所做的搜录、汇集和简要注释。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文化性。
如果从专门性的研究意义上看,这是方言研究、方言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是工作的第一步。这一类搜录整理,在各种地方志一类的书里随处可见。但要形成特色,产生历史的文化的独特价值,获取人文意义,极大可能需要更加广泛地搜罗,形成规模,而且需要尽可能多地搜录特定地域的独特甚至独有的语汇材料。而这些方面,都是这本书的努力方向。《渠县民间语言》为渠县历史文化留下了一个基础资料,一个研究样本,一个创造性开拓。
民俗的俗,在一定意义上,是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特定族群的文化形态逐渐固化的一种常态。或者说,是一种文化形态、文化模式的固化。通常叫作世俗社会或乡俗社会。作为乡俗社会,它一般不受大时代变迁的更多影响,而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如果说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那也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会极大地补充和丰富其文化的内涵。方言正是这样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民俗形态。从方言入手,进行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渠县民俗文化协会迈出了坚实一步,值得点赞。
作者简介:孙和平,四川省开江县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地域文化专家、文化学者,《诗词四川》编辑部主任。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