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广记·禽鸟·千岁燕》中也记载:“齐鲁之间,谓燕为乙,作巢避戊己。”
戊日禁忌的形成是古圣先贤们站在阴阳、五行运化周期规律的宇宙观来认识的。戊己为土,土为中央。连燕子都知道在戊己日不衔土筑巢,以免犯土,何况人呢?
所以,聪明的苗族先民遵循“不宜动土”的禁忌,在戊日这一天集体休息。
但是,对于辛勤的劳动人民来说,他们天天劳作已经习惯了,不做事反而不习惯。那在戊日该做些什么呢?于是,“大戊节”也就应运而生了!
关于大戊节,我曾有幸经历过,2016年参加靖州藕团乡三江溪大戊节回来后,还写了一篇文章——《好个苗族大戊节》,详细介绍了大戊节的来历和参加活动的感受,多家媒体采用或转载了,让这个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节日,为世人津津乐道、无比向往。
大戊节是苗族群众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选用农历3月的一个戊日,进行集会过节。这一天,人不劳作动土,牛不下田犁地,十里八乡的苗族同胞相约一起,休养娱乐,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养心。
这些年,随着慕名前来看热闹的其他民族的外乡人与日俱增,让这个节日更红更火,知名度和影响力爆棚了!
靖州锹里地区的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民族。这里的人民,世代“以饭养身、以歌养心、以酒养神”,节庆以歌相贺、婚恋以歌为媒、劳动以歌相助、历史以歌相传。
在以前的农耕社会里,人们平时忙忙碌碌,一年到头都难得休息几天,更不用说闲下来唱歌会友、交流联谊了。
凡事都得有个由头。于是,那些不甘寂寞、视歌为命的“歌王”,想出了一个办法——利用每年“诸事不宜”的大戊之日,不动土种地、不烧香拜佛,而是走亲访友,名正言顺、理所当然地进茶棚、唱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恋爱,等等。
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后来,就慢慢形成了锹里锹外、四十八寨广大地区共同相聚这样一个传统节日。
每个月有三个戊日,全年共三十八天。戊日有大小之分,每个戊日都约定俗成安排休息,这就相当于城里和单位人的节假日。“大戊”则形成传统节日,大范围地许多人聚在一起过节,就是“大戊节”;“小戊”就是周末,小范围地几个人约会,比如苗乡侗寨的“坐茶棚”“玩山坐夜”等。
劳逸结合,只有学会休息,才能更好的生活。“戊日”——苗族人的节假日,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无论是大戊还是小戊,它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种传统值得发扬光大:
一方面是对自然灵力的崇拜和迷信,对自然灾害的畏惧,人们宁愿以不劳作的自行“惩罚”,来博得大自然灵力的同情。这是一种敬畏之心;另一方面是寄托着对丰收的祈望,让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两天的休息时间,客观上松弛劳动中的紧张、劳累的身心。这是一个明智之举;更为重要的,这是苗族人民交朋结友、联谊感情、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桥梁,人们在这个日子里增进了情谊、邂逅了爱情、获得了幸福。这是一束希望之光。(湖南省怀化市委网信办 吴展团)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