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可以通过“立”和“降”,远离“破”!
本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破”,即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然而,什么样的企业是“僵尸企业”,应该被“破”?保千里和龙力生物算不算?恐怕这是极其富有争议的。
我们认为,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靠输血维持的落后产能是应该被“破”、被清理调掉的;但是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团队,能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有市场、有利润,只是暂时遇到了债务问题、陷入了担保互保困局的“僵尸企业”却是不应该淘汰的,因为他们是“可救”的!
当然,这种“可救”一定是依靠企业家自身转变思维“立”起来,并且通过市场的方式“降”杠杆。
首先,为什么说企业家要转变思维才能“立”起来?
依据我们服务企业的实践信息显示,如果企业家不转变思维,结果通常是继续老旧思维——“借新偿旧”,筑高债台,增加财务负担,致使公司内部现金流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进而造成短期兑付出现较大压力,重蹈保千里和龙力生物违约的覆辙。一旦违约出现,企业家便不得不把精力转向应付银行、追债公司和法院,而原本应该去管理的企业生产和经营却荒废了,这是很危险的,继续下去企业不但“立”不起来,还会“倒下”。
其次,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市场的方式“降”杠杆?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上海中和正道董事局主席周德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