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总觉得人生就该像一场精心规划的战役,每一步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行动都要按部就班。那时的我,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为了实现梦想,一路勇往直前,被某媒体称为“拼命三郎”,在百度上都能搜到相关报道。那时候,我坚信只有拼了,才会有出息,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每天,我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朝着既定的方向不停奔忙,为了目标全力以赴,仿佛只要足够努力,生活就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展开。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尽如人意。我们常常被各种计划、目标和期望所束缚,渴望掌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很多时候,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结果却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美好。那些曾经执着追求的东西,在现实面前,有时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但即便经历了诸多挫折,我从未后悔年轻时的拼搏。相反,我很赞赏自己曾经的那份冲劲与勇气,正是那段拼搏的岁月,塑造了如今的我,让我拥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宝贵的经验。
随着时光的流转,不知不觉间,“老”的感觉渐渐袭来。一辈子拼搏下来,身体和心灵都感到了深深的疲惫。亲友们总不愿我提及“老”这个字,可我知道,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终究是要老去的,身体机能的下降,让老人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曾经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如今却变得困难重重,再也无法“随心所欲”。
在这不断老去的过程中,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我逐渐领悟到“一切随缘,皆是最好安排”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当朋友惊讶于我仿佛一下子变得“消极”时,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一切随缘”并非消极的不作为,而是一种历经千帆后的“豁达”智慧。
一生中,“变数”实在太大了,生活充满了太多的未知与不可预测,我们根本无法完全掌握。曾经,我们试图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控制每一个局面,却常常在忙碌与焦虑中迷失了自我。而现在,当我学会放下那些过度的执念,以随缘的态度面对生活时,内心反而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平静与坦然。
比如,以前做事情,总是急于求成,为了尽快达到目标,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结果往往因为过于焦虑,导致事情进展并不顺利。现在,我不再刻意追求什么,欲速则不达,一切随意,反而有时更利于达到目标。就像养花,曾经总是频繁浇水、施肥,想要它快快长大开花,结果却适得其反。如今,我只是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偶尔照料一下,它反而长得生机勃勃,开出的花朵也格外娇艳。
老了,并不意味着不要“计划”,没有“目标”了。即便很老了,人也总得有个“打算”。只是这份计划和目标,不再像年轻时那般严苛与急切,而是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不再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拼命赶路,而是学会在前行的路上欣赏沿途的风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再钻牛角尖,而是坦然接受,相信这也是生活的一种安排。
在变老的路上,我愈发珍惜这份随缘带来的宁静与自在。它让我明白,生活就像一场旅程,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终点,而是要享受每一段过程。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一切随缘,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蕴含着生活的真谛。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奇妙之处。年轻时的拼搏与年老时的随缘,看似截然不同,实则相辅相成。正是年轻时的奋斗,让我们有了随缘的底气;而年老时的随缘,又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回味和珍惜曾经的拼搏岁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给予我们不同的感悟与体验。
——周德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