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3年。那时的温州,还远不是如今的样貌。仅仅一年之前,在中国改革史上留下里程碑式烙印的“八大王”事件轰动了全国,温州也因此一下子跃入了不少关心经济的人的视野。人们突然发现这座曾经默默无闻、隅据东海的小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生长出了一片生命力非常顽强的“离离野草”。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些“野草”?面对这个关系到如何为民间自发的经济行为及组织定性的问题,社会上几派各执己见的声音“争”得不可开交。
百家争鸣,往往最能迸发思想的火花。
虽然那时候的温州只有望江路一条像样的马路,虽然初来乍到的周德文既听不懂当地的方言,也不习惯当地的种种生活习俗,甚至还因为水土不服而身体不适,但他却感到莫名地兴奋。那是一种生逢其时的兴奋。站在瓯江之畔,学经济出身的他敏感地觉察到,他所生活的这座城市,与千千万万的中国城市相比,有些不一样,仿佛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这里更浓一些,浓得让人有些沉醉。
更让周德文觉得“赶上了”的,是他来到温州不到一年,温州大学开始筹建。作为13个最早的筹建者之一,他成为了温州大学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系最早的一批讲师。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他不仅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也教学相长地夯实了自身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年轻而理想丰盈的他,对研究温州经济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热情。“那时候,我组织了一批青年企业家和学者,成立了一个青年经济研究会(后改为温州青年经济与管理协会)。这个研究会里当时都是些同龄人,都很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民营企业这个新生事物,大家都是既好奇又兴奋。所以,他们一到周末或者没有课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自发并且自费地走街串巷地去企业、去乡村做田野调查。”周德文回忆道,“那时候,温州看起来还是很贫穷落后的,大街小巷里有许多清末民初的建筑,两层木质结构的小楼,城区里六七层的楼在当时看起来简直就是摩天大厦一般。”
穿行在这些古旧的小楼之间,周德文看到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这些小作坊便是后来“温州模式”最初的雏形。这四个字虽然不是周德文提出来的,但关于这种模式的许多基础性研究工作都是他与当时同在研究会的小伙伴们一起完成的。
这些基础性的研究为社会各界探究“温州模式”提供了最生动最基础的材料及切入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三次前来温州,在费先生所撰写的三篇关于“温州模式”的经典论述《小商品大市场》《筑码头闯天下》《家底实创业新》中,都有着周德文及研究会的研究“素材和贡献”。一位南方周末的记者在前来采访“温州模式”之后也喟叹道:“研究‘温州模式’,周德文是绕不过的一个采访对象。”
《杭商》人物【改革开放四十年】 记者/邹芸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