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眼中,所谓“温州模式”,最大的特征便是“草根性”。“那些如今赫赫有名的温州企业家,比如南存辉、胡成中、高天乐、郑元豹等等,都是出身于草根,并且在创业的早期野蛮生长。”而这种“草根性”,也决定了“温州模式”的命运与格局。
“野草是最有生命力的。”周德文感叹说,“温州的民营企业经过了大风大浪,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危机,从来都没有倒下过。”野心、斗志、坚韧、灵活,这些常常用以形容野生动物的形容词,在他看来无一不可用以描述温州的民营经济。
就像白居易在诗中所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温州的民营企业往往有着最顽强的品格,“就拿民间借贷来说,最严重的时候甚至枪毙了一批“会头”,但作为民营企业的‘孪生兄弟’,民间借贷还是顽强生存下来,根本扼杀不住的,与其强制扼杀,倒不如合理引导。”
而“温州模式”中,最打动周德文的则是被概括为“四千四万”的温州精神——走过千山万水, 吃尽千辛万苦, 历经千难万险, 说尽千言万语。四个“千万”,将温州人的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与勇往直前刻画到了极致。“这个形象是非常正面的,那种拼搏努力、天不怕地不怕的气质与精神,是非常让人敬佩的。”他以自己的一位挚友为例介绍道,“我的这个朋友,在温州的时候过得很贫困,没有什么出路。在温州‘传帮带’的传统下,他通过亲戚去了巴西。语言不通、文化迥异,可即便如此,他竟然在巴西的热带雨林与原始部落的首领结为了朋友,并因此获得了一片森林的合法开采权,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地板商。”
周德文说,自己之所以与这些温州企业家、与温州产生英雄相惜般的“化学反应”,也是因为这种精神上的契合,“尽管我外在看起来是一个性子很平和的“书生”,但我与温州人一样,都有着非常勤奋、非常敢拼的一面。”
这样的自我评价绝非虚言,如果打开他的微信朋友圈,你会看到一个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周德文。
而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之外,学者出身的他,早已著作等身,《温州样本》《解读温州商人》《走出困局》《疯狂的人民币》《融资密码》《最牛炒房客》《最牛的投资客》等等作品都已成为解码温州民营经济的路径,不少人都是通过他的介绍,更深刻地认识了温州,认识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然而,在2008年前后,却又不少质疑声在温州的周围响起。那时候,在美国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下,全球都陷入了一场杀伤力巨大的金融危机。处在高速发展期的中国,虽然不像一些欧美国家那般受到直接的影响,但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受到了一定的牵连。在中国民营经济中起着风向标般的作用的温州经济,逐渐显示出了出身“草根”的先天“劣根性”。有一些企业,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因为种种原因而缺乏持续的发展力。而在中国经济泡沫渐长的过程中,“赚快钱”渐渐成为了一种风尚。对“钱”格外敏感的温州人,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成为“炒”客一族的引领者。
《杭商》人物【改革开放四十年】 记者/邹芸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