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将成为挣脱疫情泥潭困境的“新动能”
由于疫情的影响,一季度经济将受到较大的冲击。2月中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大降至35.7%、29.6%,创历史新低,疫情短期影响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分别为36.3%、35.5%和34.1%,较上月分别下滑14.1、14.6和14.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下滑更大。由于疫情造成的延迟复工、消费下降对现金流周转能力较弱、信贷支持较弱的中小企业影响更大。
怎么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有观点认为,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新基建”,“新基建”背后涉及的投资项目,将带动数万亿投资,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竞争力,改善民生福利。
为了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推动经济尽快恢复到正常的轨道,应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宏观政策逆周期发力必不可少,新基建既能稳投资、稳增长,也符合促创新的政策目标,将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新兴技术的普及和新兴产业的涌入对企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所带来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长消费升级将会反过来再次带动投资的正向增长。
“新基建”VS“老基建”
启动“新”一轮基建,关键着眼点在于一个“新”字。
其一,2008年“四万亿”涉及的“老基建”,主要是铁路、公路、桥梁等“铁公基”领域。而“新基建”与高质量发展相关,涉及的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其二,“新基建”既是基建,同时又是新兴产业,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另一头连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未来20年的数字经济,将是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
其三,模式新,“新基建”项目充分发挥PPP等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广泛调动民间和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作者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国新智库中国经济30人、浙江省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周德文)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