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几组消息,说一些沿海用工地区以“实锤”举措迎接返城务工人员。或派专车“点对点”到内陆劳务输出地区接返民工,或由当地领导带队赴车站,以欢迎横幅和鲜花迎接返城的务工人员。这在过去以企业主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市场是难以想象的。此举一方面表现出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外来务工人员“求贤若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全国的许多二三线城市,劳动力市场已经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用工荒”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在许多高度依赖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劳动力的缺失将会严重影响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运行和百姓生活的正常运转。沿海地区作为制造业重地,对民工的需求尤其迫切,所以更深切感受到到了“用工荒”给制造业带来的严重影响。
面对这一事关中小微企业生死存亡、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挑战,周德文先生心急如焚。他密切关注各地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复工复产所面临的困难,呼吁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要给足优惠政策,帮助解决诸多实际问题,帮助他们第一时间恢复产能,生产自救,尽快走出困境。
周德文先生认为:如果把疫情防控视为“救命”的话,企业复工复产则是要“活命”。这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左一右“两个轮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同时转动,并驾齐驱,方能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防止出现重大社会风险和波折。
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间的关系,保持两者之间均衡发展,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考验和艺术测试。这一次,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交给人民群众一分满意的答卷。
另外,面对灾后重启“5500亿精准投资”带来的“机遇”和“商机”,一些急于求成的企业主又表现出了“急功近利”、“病急乱投医”的心态,试图“抓住机遇赚快钱”,成为第二个任正非、曹德旺、马云、董明珠……对此,周德文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对这些企业主寄语道:灾情过后,大多数中小微企业的目标是要脚踏实地“活下去”,而不是要开始新一轮的“赚快钱”,“发横财”模式。搞什么“大项目”、“大手笔”、“大投资”,重走“炒房”、“炒煤”、“高利贷”的“搏命”老路……历数改革开放四十年,真正创业成功者其实都是依靠实体经济、科技研发和制造产业一路走来的,大多数试图靠着投机取巧一夜暴富的“精明人”都消失在追逐暴利的“虚拟经济泡沫”之中,有的再也没能重现江湖。
不仅是企业主如此,相当多的新生代年轻人也跃跃欲试,一心要“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找准商机一飞冲天”,实现“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不知深浅不辨真假,极其容易上当受骗。所以,灾情过后的2020年,对于绝大多数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年轻人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考虑如何“先活下去”,然后再寻找机会谋求发展。而不是听信网络上传言的什么“危机造就商机”,什么“抓住转机”,实现“机遇转型”,“站在风口上飞起来”等等。天上“馅饼”多多,地下“陷阱”深深。本次疫情期间,各地公安机关查获大量打着疫情防控的幌子,以“口罩”、“测温仪”、“防护服”等医护用品为诱饵骗取巨额钱财的案件就是很好的明证。
另外,笔者也想就以下问题通过周德文先生表达自己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非常时期,职场员工暂时不要跟老板提加薪,因为此时此刻,老板可能比员工更焦虑更难熬。员工考虑的是自己的钱袋子能不能鼓起来。而老板则忧心于资金链会不会断裂、银行会不会到期抽贷、企业产品会不会被日新月异的业界同类产品所淘汰、几百几千号员工的饭碗能不能保得住。他们的床头柜里很可能常年放着一瓶瓶助眠的“安定剂”。
二、已经身在职场的年轻人不要轻言“跳槽”。因为在你眼里如“炼狱”一般的险恶职场可能在他人眼里是求之不得的“天堂”。你的下一位老板可能“一蟹不如一蟹”!一旦跳槽,你的境遇很有可能会“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三、对于老板来说,也要善待员工。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耗殆尽。许多年前企业主们翘着二郎腿对上门求职的员工“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尤其是在目前的劳务市场里,一名熟练的技术工已是抢手的“香饽饽”。千军易得,一“匠”难求。这一点对于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尤其重要!
四、如果有可能,建议各地政府要开始考虑筹划农民工群体“在家门口创业”,防止人口大流动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冠状肺炎都与人口大迁徙有关。2008年的南方雪灾更是让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吃尽了苦头。古时候,上下五千年里,“三皇五帝”、历代君王大多提倡“守土安邦”、“守土有责”,这些理念都是几千年“治国安邦”积累的宝贵经验。
作者:杨建新(天霖) 小说作家,影视编剧,国学文化爱好者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