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年下台阶,由2011年的18.8%下降至2019年的8%,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1至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又与居民就业状况相关。
2018年我国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其可支配收入56%,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就业密切相关。2019年以来,经济增长低迷尤其是制造业生产活动下滑导致制造业就业低迷。受疫情影响,2020年1-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别为50%,35.7%、52%,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其中,全国主要就业人员群体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6个百分点;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调查失业率也比1月份降低0.4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0.2小时,比1月份减少6.5小时。
居民就业低迷使高度依赖工资收入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这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高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上行而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下行,继而导致消费增速下行。由于经济步入紧缩通道,且由于疫情影响,虽然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国外疫情大爆发,导致人们信心不足,让人们更加不敢消费,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8、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可能进一步推升债务风险
当前经济增速下台阶,减税降费持续推进,“房住不炒”基调下土地财政增速下行,与此同时老龄化背景下社保负担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凸显,可能进一步推升债务风险。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46万亿元,如果以债务率(债务余额/地方综合财力)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率为77% 。2019年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678亿元,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14150亿元。
2015-2018年财政收入增速分别为5.8%、4.5%、7.4%和6.2%,低于GDP名义增速的7%、7.9%、10.9%和9.7%,2019年上半年减税降费显著,税收连续3个月当月增速负增长,上半年税收收入同比仅0.9%,财政收入同比仅3.4%。同时,2016-2018年债务利息支出增速较快,2018年债务付息支出7345亿元,同比增长17.1%;2018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付息支出3183亿元。公共财政收入是政府偿债付息的主要来源,增速放缓直接削弱了政府偿债保障能力。土地出让收入是除公共财政收入之外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受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不可持续性,与房地产风险捆绑。2010年-2018年全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波动幅度较大,2013年地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为4.13万亿元,增幅达44.6%,2014-2017年同比为3.2%、-21.4%、15,1%和40.7%。
(作者:周德文 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