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浙江经济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疫情影响较大
2019年,全国的出口总值与GDP的比值为14.44%,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2019年浙江的出口总值达到23070亿元,同比增长9.0%,与同期全省GDP比值为37%,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而且,在上述出口总值中,对欧盟出口5013亿元,对美国出口3947亿元、对韩国出口608亿元,三项合计占全部出口总值的41.5%。目前,这三个国家和地区恰恰是海外疫情较重的区域,后期海外疫情国货物进口需求可能会有一定减弱,由此影响浙江的出口增长。
由于全球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浙江省超七成外贸企业遭遇订单延迟、削减乃至取消,对产业链上下游也造成严重冲击。浙江与欧美国家的经济高度相互依存,这些地区疫情蔓延,浙江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存量订单被部分取消,这只是境外疫情对浙江经济影响的一个方面。接下来,企业到境外参展、接单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大量原本要在欧洲举办的专业展会都因疫情被取消或延期,这增加了企业拓展市场的难度。同时,疫情还导致海运、航班调整,国际物流成本随之大幅上涨,也增加了企业履约成本。
3、供应链断裂工厂撤离 浙江制造业受到重创
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供应链受阻和断裂的可能与日俱增,势必对高外向度的浙江省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当前,有些国家计划协助自己的企业撤出中国,这就意味着2001年以来以中国为技术扩散地和工业产品生产地的全球化模式即将逆转,全球原有的产业链格局将被打散和重建。
制造业中,浙江省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化工制造、纺织业、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占比较高。疫情冲击下,供应链带来压力,订单流失,汇率波动影响出口,物流不畅,虽然浙江各地不遗余力“抢人”,助力复工复产,但供应链上一个环节出问题,全球产业链上可能就会有多个环节出问题。海外疫情爆发使得外需萎缩,疫情国对浙江出口商品的需求减少,同时省内企业难以通过进口获得中间品完成生产。
保企业就是保就业 “活下去”是当务之急
内需和外需双双熄火,企业没有利润,就业立刻就成了大问题。
不惜代价稳定疫情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中国需要寻求的不再是疫情高于一切,而是疫情防控、经济恢复,以及社会稳定之间三者平衡。那么,在稳定疫情的前提下如何保经济恢复呢?眼下,最重要是让中小企业和底层人群先活下去。
自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企业渡过难关的政策。3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考察全国市场运行与流通发展服务平台、外贸外资协调机制。李克强总理说,我们出台的这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都是普惠性的,企业只要活着,就该享受疫情期间的优惠政策。(作者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协副会长、国家发改委中国50人、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上海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