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打通内循环的硬钉子,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何发挥。经济发展的活力来自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了优化国内营商环境,激发微观经营主体活力,政策层出台了多项政策。
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企业家才能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民企要求的其实并不是额外的优惠、特殊的照顾,更不是吃“偏饭”,而是平等发展的条件、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正好的营商环境是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础上的,不管企业做得多好,都必须依法办事。政策支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不因短期政策变化而变化的稳定的法治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制度环节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才能够更好得到发展;只有在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环境的情况下,完善信用体系,这样营商环境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要让市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唱主角。市场是战场,需要良好的市场规则和秩序。政府是合理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要了解市场的变化、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诉求,最大限度地创造市场的活力,激发企业的动力和创造力。
抓住内循环契机 重构产业链
目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制造业的30%,位列全球第一。制造业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支柱,制造业占了中国 GDP 的约30%。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看,目前我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此外,我国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做后盾,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可以自成体系的经济体。强调自成体系,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不把命运建立在依赖外需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链的解构与重构,让其它经济体依附于我们而存在。
面对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可能产生的损失,重构产业链自然成了必然的选择,可以采取外链损失内链补的策略。为降低全球生产链断裂的损失,中国企业需要谋求关键中间品的进口替代。中国以往存在着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主要因为存在关键技术的短板。因此需要中国各行各业共同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延长生产链,实现关键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这样才能有效减缓克服疫情对产业链造成的冲击,实现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双重目标。
整顿外向型粗狂模式 打造企业“内功”
内循环诚然是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应变之举,但也不妨看作是一个契机,来整顿过去外向型经济所带来的粗犷之风,更好地打造企业“内功”。
当前中国制造业,低端产品过剩、中高端产品不足。过去一个年代,一些领域的所谓创新准确地说,是模仿式创新,模仿与被模仿的产品质量差不多,但价格低到无法想象。但时至今日,该模仿、该追赶的都已经模仿追赶得差不多了,而由于国内土地价格越来越贵,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越来越小,诸多中外企业频频将生产基地从中国内地转移到东南亚。因此中国大规模的粗放式的全球化阶段已经结束了,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阶段的特点就是结束低附加值加工出口和粗放式全球化,开拓内需,实现良性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自主发展。
(作者:周德文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国科智库中国经济30人、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