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共同“致富”
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企业家的地位不是来自财富排名,而是来自为社会创造财富及财富的担当,企业要利用财富资源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和企业家应当在解决这一关键制约因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生力军。
企业家要有发展经济的能力,但企业家不是为钱而存在的,一个现代化强国,必须有一批积极担当、以富民强国为已任的现代企业家,而不是一批为富不仁、攀比炫富的群体。这是企业家的定位与担当,也是企业家应有的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
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有“责任”有“担当”
张謇一生追求爱国、救国、报国,其“父教育、母实业”“实业救国”的理念和亲身实践,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教育事业、公益事业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虽然时代不同,但当代企业家精神与张謇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情怀是相通的。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历久而弥新,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力量。
一个企业家如果没有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他可能不过是一个赚钱的机器。做事情的境界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同。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见贤思齐,继承和发扬张謇等老一辈企业家的爱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精神,苦练“内功”,勇于创新,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将企业战略融入到国家战略中去,同时积极投身教育、公益、就业等民生事业,实现众生共同“致富”。
今日之中国,已非百年前之中国;今日之民营企业,亦非百年前之民营企业。但今日之中国民营企业家,民族企业家的强国之志不能变,报国精神不能变。展望未来,民营企业家的精神里,依然需要有敬意、有敬畏,有情怀、有担当。只有心怀为国为民的责任感,才有像张謇一样在世人和后人面前有令人敬佩的存在感。
(作者系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