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 寻找新的内生动力
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过去粗放式要素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渐行渐远。现在,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增速在逐渐下滑,人口的老龄化在加速推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寻找新的内生动力。
从原始农业时代的土地竞争到工业时代的机械科技竞争,到数字时代的数据赋能,数据已成为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利用新经济新产业,可以有效提升一个巨国经济体的运行效率,从国际环境层面来看,数字经济已成为大国之间较量的重要砝码。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新经济来解决中长期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将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数字化的新变革首先着眼于全新的数字经济模式,如“大云平移”等一些依托于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行业。第二,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成为未来承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没有数字化赋能,不可能实现。数字经济风起云涌,企业如果不开展数字化转型,终将会被淘汰。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应注重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着力开展协同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做好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推动企业产品数字化、运营智能化、服务敏捷化等工作,提升运营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水平。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内生能力的建设过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积,是业务、技术的深入融合,是构架基于技术的业务运作模式,是磨练企业的内功。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内生能力的建设过程,是新的生产力的打造和生产模式的磨合。
当前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市场机缘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向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很多企业不敢、不想、不会数字化。一是部分工业企业因为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投入大、见效慢,“不敢”数字化;二是部分企业管理者缺乏战略眼光,有传统模式和路径的依赖惯性,“不想”数字化;三是中小企业既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能力,又缺乏数字化转型的人才,“不会数字化”,困难重重。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成本高、风险大,看起来很美,但是高不可攀。根据《2019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及数据应用调研报告》显示,超过90%的企业内部存在数据孤岛,约80%的企业不认可自身数据挖掘能力。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创新力,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求生存、求发展,推动国家的经济转型,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作者:周德文 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