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主持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严峻性做出了清晰的判断,明确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提出着力保护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中国经济的韧性。从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信号可以看出,政策层已经形成了经济增速下行有压力的一致判断,侧面反映出当下中国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毫不夸张地说,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动的火车头。企业最得以自由张扬,蓬勃发展的时刻,正是一个国家经济最繁荣的时刻。而在当下,中国企业一方面“措手不及”,国内外形势的不稳定加之疫情的反复、企业家看不清未来路在何方;另一方面则是“如履薄冰”,国内许多企业发生债务违约并陷入债务危机,其中不乏优质企业因流动性匮乏而面临破产或倒闭,优质存量资产被迫空置,最终使得通过几十年辛苦创造出来的财富毁于一旦,这是非常可悲的。企业如同人,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可是“生病”的病因是什么?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医治?这是所有企业家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真正的“病因”,或在企业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企业通过各种高杠杆融资手段盲目扩张,一时表面的风光让企业家得意忘形,一味沉浸在自我感知良好中,却不知随着的外部因素不稳定性增加,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失衡,以至于出现重资产高负债、造血功能不足、流动资金萎缩、担保互保的“症状”,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缺乏风控能力等“病因”暴露无疑,最终致使企业陷入停产、破产的困境。在“生死抉择”的困境下,绝大多数的企业虽深处逆境却没有正确的“治病”思维,盲目的将“资金”作为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救命稻草,然而资金“输血”的速度远远不及债务“流血”的速度,最终企业还是走向破产。所以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仅是受外部环境影响,内部的顶层战略设计、危机管理能力成是企业家必须重视的因素。
二、合理“求救”,帮助生病企业脱离“生死一线”
(一)积极利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疫情发生后,中央及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优化经济大环境,同时找到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一些列难点、痛点,积极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帮助,拯救企业于水火之中。对绝大数企业来说,只要积极利用好相关政策,不仅能渡过难关,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政策的加持让企业摆脱了“生死”的关键时刻,对“生病”的企业起到了重大的帮扶作用。
(二)委托具有法律和金融交叉优势的第三方提供专业帮助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企业可委托具有法律和金融交叉优势第三方落实企业危机预防与企业危机化解工作,帮助企业涅槃重生。中和正道集团在盘活存量企业,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是解决企业的难题的中坚力量。中和正道根据多年的实操经验,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出发为困难企业量身定制顶层重组战略,从债务、资产、经营模式、股权结构、工商关系等多方面切入,控制企业各类风险,优化资产结构,同时挖掘现有资源,保护业务正常经营,降低负债规模,最终企业实现债权人、企业家、投资人及社会多方共赢的成效。同时,中和正道秉承着以帮扶企业为核心的理念,中和正道与众多行业投资者、民间投资者及资本投资机构紧密合作,针对重组后的、资金短缺的优秀企业,为其提供定制化的主营业务托管、流动资金投资服务,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战略、价值最大化的协同发展。
三、学习“自救”,常怀远虑方使企业“行稳致远”
我研究中国民营经济四十多年,曾以多重身份奔波于全国各地为政府进言献策,也经常与处境艰难的企业沟通交流,许多企业家因企业“生病”而信心受挫、身心疲惫,希望从我这里得到“医治”。首先企业“生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是因为企业家对不懂如何“治疗”,导致对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产生恐惧。首先作为企业的战略管理者,不仅要有认知能力,能从九死一生中学到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以新的观念认识企业危机。实际上,危机的来临有时也表示企业处于危险与转机的关键时刻,如果企业处理得当,不仅能够化解难题,还可实现质的跨越;企业家也要有预知能力,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更好地控制危机造成的损害,或许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内“弯道超车”。
正可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企业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中国有多少著名的企业家历经磨难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企业家一定要稳住心性,把握局势,相信企业经过病痛后都是“涅槃重生”。
周德文介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师董会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50人、中和正道集团主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