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位于杭州钱塘江南岸的“大莲花”已经成为游人的网红打卡点,这里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主场馆。
初秋时节,漫步在之江两岸、西湖周边、街头巷尾,亚运氛围已然浓烈,主场馆周边的灯光穿透云层,向世界召唤盛会的到来。
恰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不一样的亚运。
二
无疑,在我们看来,这是最好的记录——《浙商》杂志精心制作《杭州第19届亚运会特辑》:上篇《掘金盛宴》、下篇《赛道与商道——全球百名浙商亚运脸谱》。前者讲述杭州亚运会推进过程中,那些参与其中的企业,或是场馆建设者,或是亚运赞助商,他们通过亚运展示企业实力;后者则是全球百名浙商讲述着赛道与商道的故事,他们所热爱的体育项目以及由竞技而商道的融合趣味。
“每当我做重要决策前,就会去跑步,帮自己理清思路、高效解决问题,提升创造力。”赛丽正宏集团董事长夏赛丽说。与夏赛丽一样,企业家们总在做决策或面临挑战的煎熬状态时,用运动来舒缓神经。
体育竞技与商业竞争都是体力与智力的较量。尤其重要的是,体育竞技是与时间赛跑的艺术,而经营企业何尝不是如此,既要确保发展速度,又不能操之过急功亏一篑。
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王水福对时间有过这样的描述:“慢慢走、稳稳走、不停走,不出几年你会发现,你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数十年来,西子联合的商业版图从农机配件升级到电梯、锅炉、盾构机,再升级到核电设备制造、清洁能源制造、航空部件制造等高端制造。经历漫长时光的洗礼,“新质生产力”不断地点燃西子联合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起步于1987年的娃哈哈,得益于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抓住机会,形成竞争优势。所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把商场视为赛场,“体育竞技讲‘十年磨一剑’的刻苦训练,企业也讲厚积薄发,沉淀实力。”
三
时代造就了一批杰出的运动员,也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浙商。
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亚运、奥运历程,见证了一个大国的崛起,找到了打开未来持续繁荣的钥匙。与其说,我们是在关心亚运,不如说,更是在关心这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赛事的背后是这个国家关于开放、关于创新、关于善治的故事。
开放密码。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那是一个令无数人热泪盈眶的时刻,憨态可掬的吉祥物“盼盼”成为中国沟通亚洲与世界的媒介。往事如昨,国人曾纷纷为这场中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捐款,许许多多企业家慷慨解囊,助力亚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艰难地走在创造财富的轨道上,有一群浙商先行先试,迎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走出去,用生意沟通世界,成为开放世界中的一道风景。30余年过去了,如今国人已不再为筹办一届亚运会而动员捐款捐物,这个国家的持续繁荣与进步可见一斑。
创新变量。世界的发展总是由传统方式的存量与创新发展的变量组成。创新正颠覆着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改变着企业的竞争格局,也改变着企业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亚运会是企业创新成果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实验场。在杭州亚运会上,创新无处不在:作为杭州亚运会奖牌绶带制造商,浙商企业万事利专门研发了“亚运锦”面料,融入了基于数字化的绿色印染新技术;自动驾驶巴士驰骋于杭州亚运会赛场内外,搭载了多种自动驾驶感知设备;亚运村里全面部署了5G-A网络……
“运动是在‘折腾’自己,由此激发出身体的潜能。同样,企业也需要不断创新变革,不断‘折腾’自己,向技术创新要发展,向组织变革要活力。”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由此感慨,“身体不运动会衰弱,企业不创新会停滞。”
区域善治。作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城市,杭州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概念切换,也不只是城市区域纵深的延展,更是区域善治里开放图强的选项。作为中国区域善治的先发地,杭州乃至浙江的善治水平几经迭代,令人瞩目。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战略是离不开环境的。
作为一座更开放、更国际化的城市,截至2023年8月,杭州累计吸引13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238个项目,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664家,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这里是世界银行评价体系中的“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最佳城市”,是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排名第一的城市。浙江始终坚持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不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预计到202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4%,总体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
来源:浙商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总编辑 冯永明
关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本文由,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民营经济40年)、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西湖书院董事长、创始院长(之一)周德文,特别推荐!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