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影像作品。该书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著名摄影家、二次荷赛获得者、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傅拥军先生主编;大陈乡乡贤、时任衢州市开化县政协主席汪黎云女士作序。
该书着重推介宣传江山村歌,特别是大陈村村歌:江山村歌从兴起、发展到走向辉煌,从星星之火到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征程;开启了中国村歌新时代,唱响了中国村歌主旋律。江山村歌从江山的乡村走来,最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中国和世界听到了江山农民欢快的歌声!大陈村最终捧得“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之乡”等多项殊荣……
提起大陈村歌,何蔚萍、陈宏君、汪衍君这“三剑客”,是绝对绕不开的话题人物。为采写《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笔者特地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一、词作者:何蔚萍
我是何蔚萍。很高兴和大家聊一聊村歌这个话题。
2007年,我在江山文教卫副市长岗位上已经十年,做了很多有关文化方面的事情。可能是这个原因,有一次,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就敲开了我办公室的门。
在他敲门之前,我不认识他。他敲门的目的,是想让我给大陈村写一首村歌。
接着,汪书记就作了自我介绍,也介绍大陈村。原来,大陈村汪氏是徽商的后裔,其祖上从古徽州迁过来的。汪氏祖宗在四百多年前就建了一座汪氏祠堂,这个祠堂曾做过萃文书院,解放后又改为大陈初级师范。
我父母被招到这里读书,他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后来相爱结婚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陈初级师范,也就不可能有我了。
我小时候经常听我妈妈说起大陈初级师范的一些事。汪衍君介绍到大陈初级师范的时候,我才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了一起。原来我父母读书的那个地方就叫大陈,初级师范就在他的大陈村。他介绍完后,也没有怎么勉强就离开了。
我突然发现,这个村庄跟我是有关系的,应该为它做点什么。但大陈有什么呢?思来想去,我突然发现这个村庄有书香!它对子孙后代读书教育非常重视,这一点,它是与众不同的。“书香”两字蹦出来以后,我就找到感觉了。所以,给大陈写的第一首村歌是《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
写完后,我就到省文化厅上班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汪衍君给我打电话说,浙江省有一个新农村歌曲大奖赛,他想去参加。但“书香”这首歌唱得还不熟,您能不能给大赛组委会打个招呼。我说,可以的。我给组委会负责人打电话,是我们省群艺馆馆长。我说你们搞新农村歌曲大赛,去参加的人都是专业人员。村支书来唱村歌来参加新农村歌曲大赛,肯定是非常有特色的,希望你们给予关注嗳。馆长说,好的好的。
这次汪衍君参加新农村歌曲大赛获得了三等奖。意外的是,颁完奖后,所有的媒体都围着汪衍君要采访他。你想,村支书唱村歌,在当时那可是个新鲜事。
新闻报道出去后,在北京门头沟有一个全国村歌大赛。大赛组织者在媒体上看到有关汪衍君的报道,就辗转找到汪衍君让他去参赛。汪衍君问我要不要去。我说,我告诉你一个原则,只要不花钱你都去,这是很好的宣传嘛。后来他就去参加了。
当年的大陈村很穷很穷,汪书记手上一分钱都没有。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5000块钱的制作费还是我帮他拉的赞助。
一次,我回江山,在大街上碰到汪衍君,好像是晚上。我说,汪衍君,你这个村歌都得奖了,我还没听你唱过呢。你要给我唱一下嘞!他说,好的。当时,在大街上,他就拉开架势,唱了起来,引来很多人围观。唱完后,他又说,何市长,我们还有个大陈面,大陈面也蛮出名的,您给我大陈面也写个歌吧。我说,我不给你写,这个广告歌曲。过了两天我想想,妈妈在大陈读了三年书呢,肯定也吃过大陈面吧。经常听妈妈讲学校的老师呀同学呀。所以,我为什么会给他写大陈面,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就有了大陈村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
给大陈写村歌完全是一个无意识的行为。只是汪衍君书记当时想找一个什么样的载体,来把大陈村重新振作起来。当时,大陈村基础很差,民风也不大好,还因为负面新闻上了央视的《焦点访谈》。怎样把村民再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他希望从文化上去寻找一个路径,所以才找到我。没想到,他这个路子找对了。
2009年11月,在央视七套“首届全国村歌大赛”上,大陈村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获“全国村歌十佳作曲”奖,另一首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同时获得“全国村歌十佳作词”奖。2010年2月,汪衍君演唱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获得了“首届全国村歌大赛”演唱金奖。我想,江山有这么多的村歌,为何只有大陈村村歌能大火特火呢?
一是汪衍君唱《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特别的投入。每次演唱都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这首歌是唤醒了每个人心中对自己母亲的那份爱和思念。
二是,汪书记的那份执着、那份追求。那他是怎么做的呢?当时,他就到江山的政府招待所,江山宾馆呀等,客户比较高端的地方,一个包厢一个包厢进去。说,我给大家敬一杯酒,再给大家唱一首歌。我邀请大家到大陈去指导工作。就是这样一份诚心,一份诚意,一份勇敢,一份坚持,才使得《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唱遍大江南北,甚至唱到了杭州G20峰会。才有江山的十首村歌,作为国礼献给各国元首,因为它代表了我们中国的乡村。
第三个因素,也是特别重要的,是江山市委、市政府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而且,从2007年到今天,已经16年过去了,多少干部一轮一轮的换了,但每届江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都非常重视一首村歌唱到底。
现在,江山200多个村有200多首村歌。全国村歌也是越来越红火。
有句话叫:回不去的乡村,留不下的城市。在外打拼的人,有多少酸甜苦辣。他们离开乡村以后,有很多对故土的回忆。对曾经生活、成长、养育过自己的乡村,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乡愁!
村歌的红火,也说明了文化的强大。村歌,唤醒了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人,他们心底藏着的那份乡愁!
二、曲作者:陈宏君
我叫陈宏君,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兰溪市一个很偏僻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
父母是有点文化的那种农民,父亲曾是方圆十里的文化人。他懂音乐,也会一点乐器。母亲是地方上得到大家认可的能干妇女,她会裁缝,会养蚕,还做得一手好菜,乡里乡亲有红白喜事时,都会请她去做饭烧菜。
小时候,大雪天,父亲从杂货堆里找出一把残缺的二胡,整修后拉起来会“唧咕唧咕”发出美妙的声音。那个雪天、胡琴和父亲……给我埋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
1987年,我考进了江山婺剧团,是父亲手上的那把二胡,把我引上了音乐这条路。从那时起一直在江山,从事艺术传承、戏曲等工作,直到现在都没有换过工作。我从小对音乐特别敏感。我们婺剧团几个小时的戏,我看过几遍以后就能记在脑子里。
多年来,我积累了很多戏曲样本,有婺剧、越剧、沪剧、黄梅戏、棒子、京剧等。这些东西加深了我对地方音乐或者是曲调、山歌的理解和兴趣,慢慢地也积累了一些东西,对后面音乐创作很有帮助。我的歌写出来多多少少都会带一点地方元素,或者是戏曲元素,这样的旋律老百姓喜欢。这就是通过对戏曲的几十年积累,形成了自己的一种风格。
江山村歌的形成,这里要提到一个人,即江山原分管文教卫的副市长何蔚萍女士,她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当时只是写写小曲小调宣传性的东西,政策表演唱呀等等。
一次,去廿八都的路上。那时的文化局长,叫李金道。他开玩笑说:“宏君,如果你想写出好曲子,你要让何市长来给你写首歌词,没有何市长,你不会出名啊!”当时,一笑,也就过了。
后来想想也对,歌词非常重要,有词才有曲嘛。在廿八都期间,我就和何市长、李局长聊起这个话题了,这一聊,事情真成功了。何市长过了几天真的就给我一首歌词,叫《谜一样的廿八都》。那是在2004年。那时,村歌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呢。
村歌的概念,是2007年才有的,是我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的时候。那时候,我还不认识大陈村书记汪衍君。
他请何市长给他写了一首歌词,叫《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他的定位叫村歌。这首歌词,他请上海音乐学院的张全武谱曲,刚好,我同张全武是同寝室的。我一看,作词是何蔚萍,张全武写曲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了。结果,他连写三稿,给我和汪书记看,汪书记都不满意。汪书记说没有写到他心里去,没有他想要的那个情感和感觉。
后来,汪书记和何市长通电话,何市长说,我们江山的陈宏君会作曲,也在上音进修,你看,要不叫他试试。
这么一个机缘巧合,我跟汪书记认识了。我写了一稿,唱给汪书记听。汪书记激动地说,对,我要的就是这个感觉。严格意义上说,这是第一首村歌。
曲谱好了,汪书记说,我要拿这首村歌去参加浙江省农民歌手大奖赛。我要唱我自己的村歌去参赛。我想,那有这么厉害呀,离比赛只有7天,歌还没学会呢,但我心里就很佩服他。
参赛时,汪书记把歌打印出来,一个一个的发给那些老师。并说,我是江山大陈村人,今天是来学习的,虽然是比赛,但我是来推介我村子的,我有村歌,我是来唱我自己的村歌。
当时,那些老师就说,哦,这个村书记不得了,用这个方法来推介自己的村庄。后来,汪书记变成用文化用村歌来治村,村歌治村的经验,就是从汪书记这里出来的,他做的非常好!
村歌,我算是全国的村歌领头人。江山在全国提出村歌的概念是比较早的,所以,江山被授予了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之乡。
江山大陈村,在2009年,又创作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村歌的影响力知名度大大超过了前面那首《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
汪书记就唱着《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村歌,唱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把全国第一届村歌大赛也吸引到江山来举办。评委、老师、专家,听了这首村歌都很感动。这是一首走心的歌,也是充满乡愁记忆的歌,大家听了都会感动的一首歌。这首村歌唱出名以后,江山村歌就唱开了,后来就有了江山的《千年清漾》《江郎与须女》《好客赵家》《连心曲》等等一百多首村歌相继涌现。
在G20期间,江山市委宣传部做了一件事,精选10首村歌,其中有9首是我作的曲。从音乐制作、歌手演唱、录音、拍MTV,全部重新制作了一个质量过硬的歌碟,作为G20礼物送给各国元首。
江山村歌为什么会出名?不是其它地方没有村歌,唯一的不同,是村书记汪衍君会唱村歌,他会推介,能说会道张口就来,村歌能出名很大一部分是汪书记的功劳。节目表演的形式,又要讲到一个人朱锡群。她是江山市文化馆原馆长。她把村民推上舞台,让村民变成演员,进行展演,展示,让村民亲身来体验。这么一来,村民的自豪感幸福感就出来了。每个环节,从采风、作词、作曲、音乐制作、演唱、拍MTV、到表演形式,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工程。
汪书记用村歌治村的经验值得大家去思考,这个村歌文化确实是感化人感召人的。
三、演唱者:汪衍君
我是汪衍君,曾任大陈村党总支书记18年。
2005年,当时大陈乡的党委书记毛爱民找到我,邀请我回家乡,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思考了两天,最终毅然放弃在杭州创业的机会,回来担任大陈村书记。
当我第一次走进村办公室,翻看村财务账,账本上醒目的记着负债68万元,村干部5年没发工资。回到生养我的村庄,是这么熟悉,但又这么脏、乱、差,我感到非常的痛心。
一个村庄,美在哪里呀,是美在它的环境和人心。当了15年的村书记,我感到最成功的就是二件事,第一,就是扫地,一把扫帚,扫出一片新天地。第二,是村歌治村,一首村歌唱出一个好民风。
大陈有每年一度的麻糍节,村民历来爱唱爱跳。每年麻糍节,我都会通过评比卫生示范户、孝子贤孙、好媳妇好婆婆、节目表演等活动,激励村民积极向上,树立起新农村建设主人翁思想。
我从麻糍节当中得到启发,文化!一个村要有文化灵魂,文化能聚集灵魂!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
接过大陈村书记这副担子,我就开始寻找办法,或者说是某个载体,能把村民再次唤醒,让他们再次团结起来凝结成一股绳。后来就想能不能弄首歌,弄首咱们村自己的歌。用村歌唤醒村民,用乡愁唤醒整个村庄……
2007年的一天,我敲开了刚由副市长转岗市人大副主任的何蔚萍办公室的门,似乎也敲开了一扇“文化之门”。
我请何市长给大陈村写了《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两首村歌。
村歌,让我找到了一个治理乡村,凝聚民心,打开村民心灵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我牢牢的攒着,用它来开启我们美丽幸福乡村建设的大门。
2007年,我带着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获得了三等奖。当时,评委、记者,都冲着我来。问怎么会想到带一首村歌来参赛?
我说,我来参赛,不为个人的名次荣誉而来。为的是让更多人能了解大陈,来听我们农民唱的歌,这是对大陈村最好的营销。没想到,那次参赛让我这个村书记出尽了风头。
2009年,两首村歌同时获得了十佳作词、作曲奖。2010年,大赛组委会为了把村歌这个品牌打响,又马上重新组织了村歌演唱比赛。从初赛、复赛到最终决赛,很幸运,我获得了首届全国村歌大赛演唱金奖。很兴奋呀,一个小村庄的村歌,获得了这么高的荣誉,而且得到许多专家的认可。
当初,我带村民唱歌,村民不理解。说,老唱歌能赚钱吗?我说,唱歌能健身,还会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跟着我唱歌,一定会懂得什么叫人生,一定会成为未来村里的明星,村民们信了。
我们从一人唱变为百人唱,百人唱变为千人唱, 人人都会唱。从中我看到了一个质的变化,人心齐啊!通过唱村歌,能够凝聚民心、振奋精神、找到人生的价值观。
村庄美了歌声亮了。也要和村民承诺富脑袋和富口袋的事了。我非常感谢大陈乡党委,对大陈村的指点帮助,也非常感谢村两委及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使一个破旧上访的村庄,变为全国的文明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如何把国字号的荣誉,变为经济价值,这是一个新课题。
2019年,在建国七十周年时,我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总编周国清先生,来共同协作打造一台红色金典演出剧《你好江山》,向国庆七十周年献礼。共有211个演员参加表演,有30个演员是江山婺剧团的,其他181个都是大陈村民。
我完成了一个梦想,让村民从唱村歌,到成为一个演员。
2019年8月18日,实景剧《你好江山》首演,村民全都被感动了。他们参与了这场演出,自己从一个农民变成红色村歌剧的演员。
从2017年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到2019年《你好江山》的演出,带动了大陈的旅游经济。从原来的几百万增加到上千万,我们全村1373人,到了2019年,就实现了人均旅游收入每人8000块钱以上。这是富口袋最好的一个见证。
2020年,我又谋划了一台阐述《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村歌孝爱故事的沉浸式孝感剧《大陈见面》。一个乡村以文化治村和文化兴村,最终达到文化旺村和文化富村。
这么多年来,成绩不少,碰到的困难也很多,但我感觉值得。男人有泪不轻弹,其实我每次唱村歌的时候都会流泪,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会流泪。作为一个退伍老兵,有一种本色,就是战无不胜!
最后,我还是想给大家唱几句我最爱唱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这首歌唱响了大陈,点亮了大陈……
当然,大陈村歌,除了我们几位,朴实善良的乡亲们,也是不可或缺的神一样的存在。他们既是农民,也是歌星和演员。他们,扛上锄头耕田种地是农民;饲鸡喂鸭围着猪圈转,是农妇;登上村歌大舞台,他们个个是耀眼的明星。因为,村歌本身就是村民爱唱的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角。( 毛巧媛 毛巧仙)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