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9日上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去中国化”固然不对,“闭门造车”更不可取。唯有有兼容并包,才能提升民族文化基因。
一、对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传统文化不仅包括道、儒、法、兵家等思想文化,更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文化都曾影响我们历史的进程,推动我们文明不断向前迈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发展,它们中的一些观点、思想不在“代表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对待。对先进的任然要继承发扬,对落后的要剔除。
二、对流行文化、要保持清醒正确引导。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好恶,喜欢的事物聚在一起就成了流行文化。古人云“智勇多困于所溺”,人们喜欢的往往有害的,就连孔子也只能做到“七十心从所欲而不逾矩”,更何况一般人。因此,我们在享受流行文化带来的喜悦时,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是非善恶要有独立、正确的认识:对于具有先进性了,要积极参加并宣传;对于不具有先进性又没有危害的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娱乐性参与;对于会危害社会的要坚决予以制止。
三、对国外文化、要提高警惕甄别接纳。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锁国”告诫我们封闭只会落后,“改革开放”更提醒我们开放就会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能破除万难;用不好,就会划伤自己。世界文化就是一湾河水,不仅有鱼虾,也有细菌。因此,在“捕捞鱼虾”时要保持警惕,不能让“细菌”侵蚀我们的身体。
中国的教育,就得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理论”,“去中国化”悲哀,“闭门造车”可怜,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用“中国化”武装自己,也要用“国际化”提升素质。提升民族文化,唯有兼容并包。(文/李晓宇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道德文化》赏析组委会成立 http://www.sccsbbs.com/a/yuntaiguan/63380.html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