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嗖、抠嗖的、死德性,要你们这帮废物,关键时候**都不当”、“你们咋那么没人性呢?”……以上这些话,是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的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公开飙出来的。据当地电视台报道,因教师节当天未收到礼物,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十七班班主任冯群超,训了自己班学生整整一堂课。在网上已披露的录音中,这位教师当时满嘴脏话。9月13日下午4时许,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秦德亮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已对这名班主任进行处理:停止工作;免去班主任职务;把已收到的学生礼金全数退回;行政记大过处分。(来源:9月14日,新京报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思就是说,老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从古至今,我们的社会无不对老师怀着尊敬之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是高度概括了人们对老师的尊敬。我国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其目的也是为了在全社会倡导起一股尊师重教的社会新风,表达的更是一种对教师的无比敬仰之情。
可以肯定地说,教师节就是广大教师肯定自己的职业,学生和社会表达对教师敬仰的重要日子。当然,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尊敬,更多的来自于精神层面,更来自于道德的力量。
但教师节并非索礼节,教师节更不能成为个别教师敛财的节日。如果教师节成了教师索礼、敛财的节日,那么教师节就违背了当初国家设立这一节日的初衷。何况,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更是一些做人、为师的道理。
教师节强行索礼,是弃师德于不顾,更是弃人格,弃社会道德于不顾,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又怎敢保证他们不会发生偏差。也许在这些教师一言一行的影响之下,孩子们恐怕会得到这些教师“一切向钱看”的真传,长此以往,恐怕整个社会的师德将不复存在。
因此,教师节索礼,让师德难堪。我们的社会应该敢于对这种无视师德的坏现象说不。首先,教育主管部门、纪检部门必须加大对教师的教育管理力度,对其破坏师德红线的行为,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其次,广大的教师们必须强化自身道德修养,要严守师德红线,而不能把广大学生当作自己的“摇钱树”。
当然,我们的国家职能部门在充分尊重教师的时候,在给予教师们精神鼓励的同时,不妨对教师的待遇提高一些,让他们买得起房、吃得起饭,子女上得起学,更让教师们的成就感得到充分体现。想必在教师待遇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我们的老师自然不会把教师节当索礼节。教师的师德自然不会被沦丧。(文/黄海勇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道德文化》赏析组委会成立 http://www.sccsbbs.com/a/yuntaiguan/63380.html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