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情况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清查“吃空饷”人数为163587人。(凤凰网“全国16.3万人吃空饷被清查”)
“吃空饷”现象一直是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不劳而获的“官仓鼠”,不仅侵蚀财政资金,还打击其他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影响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吃空饷”背后的人情关系错综复杂,仅仅处理单个“吃空饷”人员,而不触及背后的利益关系,很难杜绝此类问题的反弹。
近年来,各地多次整治“吃空饷”,但往往很难取得长久功效,这类违法违纪现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主要原因在于治标不治本。比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止住“发空饷”。
止住“发空饷”,首先要追究领导责任。个别领导干部不作为,对“吃空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参与其中。仅仅清理了“吃空饷”的人员,不追究为之开方便之门的领导干部,就无法触及背后的利益关系,要对不作为的失察渎职的相关责任人员要加大问责力度。
止住“发空饷”,还要加强群众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者及时“现形”。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标本兼治“吃空饷”,才能让群众满意。(文/薛凯焱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