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

入秋吃螃蟹,老北京可“没有”大闸蟹

2021-09-26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小字号

每当农历七月底八月初,暑气渐退,金风送爽,人们从酷热中熬过来,心情大好,胃口大开。秋天可算盼到了,这是收获的季节,老北京历来有“入秋尝秋鲜”一说,而螃蟹正是首选。

现如今一提吃螃蟹,就是阳澄湖大闸蟹,我小时候可从没听说过什么“大闸蟹”,只知螃蟹分海蟹和河蟹两大类,而北京能吃到的,基本都是河蟹。北京卖鱼虾的商铺这季节都兼营此物,而且都打着“胜芳螃蟹”的旗号,当然其中很多是冒牌货。

天津郊区沼泽地胜芳镇以盛产螃蟹闻名,运到京城,大饭庄先挑肥大的、活力十足的上等“帽儿货”,二等的再由北京的大鱼行筛选,像西四牌楼东南角的西四鱼行,每年都进大量的胜芳蟹,剩下又小又瘦的次品,就由小贩低价买入。那时北京郊区的河湖道汊特别多,像京东的温榆河、潮白河,京东南的马驹桥一带,都盛产螃蟹,味道不亚于“胜芳螃蟹”,小贩也会到这些地方趸货,到城里进胡同叫卖。

卖螃蟹的小贩都是肩挑竹篓,头戴草帽,腰系围裙,边走边吆喝:“约(发‘邀’音)螃蟹来,大螃蟹!尖脐的肥喽!”“哎嗨哎,大活螃蟹嘞哎!”到农历八月,吆喝的时候就把“尖脐”改成“团脐”,其他的词不变。胡同四合院里的奶奶大妈们听到吆喝声出来问价,看货,挑选。小贩用又长又细又有韧性的马莲草叶子把螃蟹给捆好,一只一只上下连成串,螃蟹还吐着沫子。买回来以后,要把螃蟹放入大盆清水中,让它吐吐肚内杂物。

到晩上快吃晚饭时,螃蟹捆着草绳就直接放入蒸锅大火蒸熟,掀开锅盖,青灰色的螃蟹变成红红的了,十分鲜艳,蟹香扑面而来。趁热吃,尖脐掀开蟹壳,白色半透明的蟹膏就露出来了。如果是团脐,露出是橘红色的蟹黄。我尤其喜欢吃蟹黄,蘸上鲜姜泡米醋的汁液祛寒提味。姜醋和蟹黄的味道相融合,口中感受此美味,真是一大享受。大人们往往会烫一斤花雕黄酒,大口吃蟹,大碗喝酒,如果正逢八月十五,全家团聚,那真是美食醉人,尽享天伦之乐了。这种在家吃螃蟹是最经济实惠的,所以老北京百姓大多居家吃蟹。

有钱有势的都是去著名的大酒楼吃螃蟹。“吃螃蟹要到正阳楼”,这是很多富人的共识。每年一入秋,正阳楼就添了“蒸大螃蟹”这一名吃,他们派专人到天津的胜芳镇去采购。

清代学者夏仁虎先生在《旧京琐记》中记载:“前门正阳楼,蟹亦出名,蟹自胜芳来,先给正阳楼选去,故独佳。”那头等又大又肥的螃蟹,一个得有半斤多,先用芝麻喂养两天,等螃蟹将胃中杂物吐干净,身上异味去除后,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将几条腿和前螯拴好,放笼屉大火蒸熟。名气大,食材好,配料佳,价格高,所以只有官绅巨贾吃得起。

螃蟹好吃,但剥壳很麻烦,于是有的餐馆就把蟹黄蟹肉剥出,拌成馅料,做成烧麦,也非常好吃,像前门大街著名的“都一处”烧麦馆,就经营这一食品,大量食客慕名品尝。

我小时候家中长辈有嗜酒者,买回一种只有象棋子大小的螃蟹(可能是另一品种),用清水洗净,置于瓮中撒上椒盐、五香料及白酒,腌制两天,取出佐酒生吃,说鲜美无比,我尝过一只,酒味很浓,对孩子而言,这鲜美也就被酒味淹没了。

(原标题:入秋吃螃蟹)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何大齐(图并文)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近年新疆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服装业盛会开幕在
  • 中关村示范区建设“路线图”、“工期表”公布
  • 400年历史临汾会馆首次开演,前门将打造会馆
  • 北京推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
  • 副中心站枢纽打造站城融合典范
  • 北京:古擎博物馆与中国国家艺术网达成战略合
  • 北京丰台云岗街道2021年千人健步行活动等您来
  • 7日14时高速路将迎返京高峰
  • 专访佳杰传媒王兴佳:企业营销做到内容+媒体+
  • 王兴佳应邀出席匠心接力-2021大国匠心致敬礼
热门排行
  • 1引导共享单车"停车入位" 北京51处轨道车
  • 2农民丰收节到来 “妫水农耕”展延庆优质农
  • 3靠实力说话!流量明星让位于 “冷门歌手”
  • 4北京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报名工作全面启动
  • 5“920父母节”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 6北京:国庆档谁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 7入秋吃螃蟹,老北京可“没有”大闸蟹
  • 8中国未来研究会法律维权委员会普法到基层
  • 9首钢滑雪大跳台造雪塑形正式启动
  • 10干素琼讲松茸故事:乡城松茸分销怎么吃(3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