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喜欢喝酒,我也喜欢喝酒,但我们父子两个几乎从来不在一块喝酒,究其原因是父子二人都看不惯对方的喝酒风格。
父亲喝酒从不讲究,他喜欢一个人独饮。喝酒的时候几乎不要什么下酒菜,一碟油炸花生米或者一根黄瓜、一根大葱蘸酱就可以慢悠悠地喝半天,并且每次喝酒只喝二三两,多了一口也不喝。
我则不同,每次喝酒必定呼朋唤友叫一大群人,常常是不醉不归。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喝酒亦是如此,故我们父子俩很少凑在一块喝酒。
有段时间诸事缠身心中苦闷,遍寻身边竟然找不到一个喝酒之人可以倾诉心中的烦闷。终于悟出一真谛,快乐可以分享,痛苦只能一个人独吞!思前想后,忽然想和父亲好好喝一回酒,于是带了一瓶金盆地酒回老家。
突然回家,母亲惊问我出了什么事?我说没事。父亲则不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淡淡地问一声回来了,再无言语。饭后,父亲说,喝点?我说,喝点。母亲默默地炒了一盘鸡蛋,外加一碟小菜。我拿出了车后备箱的金盆地酒,于是父子二人盘膝围坐在炕上的一小方桌默默地喝起酒。
酒一开启,酒香四溢。倒酒入杯,酒如一条线,杯中泛起充溢的晶莹剔透的泡沫,酒香更浓。
父亲端起酒杯,放酒杯于鼻子下,细细一闻,尔后将酒倒入口中,慢慢品味,方才咽下。良久,赞叹一声,好酒。
我看父亲陶醉,学父亲仔细品酒。酒入喉,醇香绵甜。咽下肚,腹中温暖之意慢慢升腾,也不由得说一声,好酒。
父子二人再无话,只是你一杯我一杯默默喝酒。酒至半酣,酒剩半瓶,酒劲上来,我还想喝,父亲则把酒瓶盖拧上不喝了。我问父亲为什么每次喝酒只喝二三两就不喝了?父亲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徐徐吐出,袅袅烟雾迷离了父亲的双眼。
父亲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喝酒也是喝酒必醉,不醉不尽兴,直到一件事改变了他。父亲说我小时候有一次误食了别人家刚刚喷洒了农药的果子,肚子痛得要死要活。我的母亲急的到处找他,找到他后他已经喝得烂醉如泥。好在有惊无险,别人帮忙把我送到医院后,经过治疗并无大碍,平安出院。父亲说如果那次因为喝酒误事,我有个三长两短,他自己这辈子都不会放过自己。酒可以喝,小酌怡情,大醉不但伤身,并且误事、坏事。
人生苦短,无酒不欢。春日喝酒,万物复苏,整装待发,未来可期;夏日喝酒,适宜晚上,就着晚风来点小酒,褪去一天的燥热与疲劳,恰到好处;秋日喝酒,虾肥鱼美,美酒佳肴,收获喜悦;冬日喝酒,即使窝着,邀一两好友,围炉而坐,暖意浓浓。
如此看来,四季皆有酒,有了酒就能成全四季的心情。
酒不必多喝,微醺即可。
于是乎,二两为宜,把烦事琐事放进酒里,谈笑间,一切烟消云散。
父亲喝酒,喝出了酒的真谛。
返回家的路上,父亲手机上给我转了一笔钱说,我知道你遇到困难了,喝酒的时候没说。记住,遇到再大的困难,你的背后还有你的父母。
泪目!喝酒不语真君子,父亲喝酒喝到这个份上,喝出了酒的精髓。
革命小酒天天有,二两为宜。
作者简介:刘旭,陕西延安人,自由撰稿人。坚持文学创作,在《农民日报》、《西安日报》、《乌海日报》、《三联生活周刊》、《知音》等各大网络平台报刊发表作品数百万字。
四川崇阳药香型白酒“非遗”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选自网络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崇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