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喝酒需不需要仪式感这个话题,阿阳和阿东用两个截然不同的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哪两个词?一个是“劳什子”,一个是“必须必”。
“因为仪式感,喝酒还行的我在酒桌上出了不少丑!要这劳什子干啥?”提起往事,阿阳仍耿耿于怀。
那次他去邯郸赴宴,一桌人入座,东家端着酒杯来到他的身边,请他连干三杯酒,而东家一口没喝,偌大的炮子杯,三杯就是斤八两,哐哐哐一下肚,肚里立刻起了火。
阿阳喝完最后一口,直接就奔了卫生间。
等倒完了酒回来,那东家还在那里等着他呢,要跟他再干一杯酒,谓之曰“缝口儿”。
这时候开始上主菜了,一盘鱼端上来,酒店里的服务员都是人精,她会根据座位和主人的暗示,把鱼盘精准放位。
然后就是所谓的“头三尾四”,对着鱼头鱼尾的各喝三杯四杯,刚心里暗暗庆幸逃过一轮,结果一个“腹五背六”基本上把整桌人都拖下水。
一听这个,阿阳坚决受不了,把酒杯翻了个底朝天投降认输,表示今天这个酒他真的喝不下了。
据邯郸人说如果在客人还没提出结束酒局或换酒前,做出这种行为来等于自认“乌龟”,需要从桌子底下钻过才能免于处罚。
也许是只有他一个本地人的原因,阿阳爽快地钻了桌底后换喝啤酒。
在酒桌上,邯郸朋友跟阿阳解释,说当年他们这个地方很穷,亲戚客人来了请不起饭菜,就先拿酒对付,喝多了你自然吃不下什么菜了,这不就省了吗?
阿阳来邯郸做客,待了七天,喝了七天,离开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能从邯郸活着回到家就算烧高香了。整这劳什子做啥,下次打死我,我也不和邯郸人喝酒了。
阿东是个文人,把喝酒当做雅事。他最念念不忘的,是每年四月里,一帮文友参与的桃花诗会。
运河边,桃树林,树下绿草地。铺一块天蓝色的布,布上有各种的吃食,还有缤纷落下的桃花。当然少不了酒,最好是桃花酒,醉在大自然里,醉在诗与远方。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酿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宣)四川一品江山酒业有限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