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要把火烧得不仅要猛还要均匀,真的是一种高深的技术活。我这第一次“发火”端着沉重的酒糟不断跑倒也不怕,毕竟那时才二十多岁。而这期间又必须在加火炉坑中跳上跳下,往灶膛中加煤,这可难坏了我。
煤块在别人的灶中都是熊熊燃烧,在我这儿怎么像石头一样不燃呢?这可会影响烤酒最后一关“蒸馏”的完成,更会影响“出酒率”这特别重要的指标啊!正在我急得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之际,车间主任郭家安师傅来了。我才问了一句:”郭师傅,你这么早就来了”?
按正常规定,每天除了“发火”的人,本车间别的上班人员,起码还要过两三个小时才会到车间的。郭师傅刚走拢,二话没说,马上跳到烧火位置的坑中,抓起煤铲,飞快从煤堆中铲起煤块往灶膛中一铲接一铲地添加,又加上好几块木柴,终于挽救了我笫一次“发火”危机,待一阵欢快的火焰声从灶膛中传来,他才从烧火坑中爬起来。
这时郭师傅才对我说道:“你第一天上班就争取发火,精神是好的,不过我又担心你整不好,才早点起来看看的”。语气平静,没有半点责怪我差点把火整息的意思。话不多,就这两句,但真的深深感动了我。几十年过去了,我总忘不了郭师傅那眉目间传出的真诚实在的情意。也让我感受到普通工人对同事的关心,对工作的负责,那是没有半点虚情假意的。
烤酒“四大柱”
百度说,中国有四五亿成年人喝酒。这么多喝酒的人中,有多少人知道酒是怎么来的吗?(本文在这里只谈白酒)这一定会难倒很多人,而我不仅知道白酒是怎么来的,还参与过白酒生产全过程。
我参加工作到酒厂,就分配到白头分厂的白酒车间。那时就听到白头分厂厂长周益新,车间主任郭家安等师傅们讲到了白酒生产的知识。知道了我们生产酒的原料主要有高粱,玉米,稗子等。
经过酿酒(我们这儿习惯叫烤酒)过程的“四大柱”,把粮食酿制成酒。这过程短的需要七八天,长的需要六十余天。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仅是我们崇庆县浓香型,兼香型,药香型以及固态发酵酒的一般程序。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酿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余刚 网络宣传办公室
四川金盆地集团有限公司(宣)四川一品江山酒业有限公司(宣)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