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22日电 “枫桥经验”是中国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典型范例,“枫桥经验”涉及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诸多方面。“枫桥经验”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基本遵循,标准化是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的目标追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枫桥经验”视阈下乡村治理法治化探讨(1)时间:2020-12-22 |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细读宋才发 郭婧系这篇论文,个人认为“枫桥经验”核心都是群众民主自治。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核心都是群众民主自治,从依靠和发动群众的社区治理样板。对此,需要三个力度提升“枫桥经验”的认知度。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抓落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心系农业、心系农村、心系农民,擘画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就是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枫桥经验”就是一个好的途径,必须站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中国特色农村治理道路的高度领会“枫桥经验”核心思想。
二是要压紧压实责任抓落实。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枫桥经验”核心都是群众民主自治,故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群众民主自治的决策部署延伸到神经末梢,延伸到村书记、村主任、村两委、每一名党员、每一个村、每一个角落、每一户。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三是强化督导考核抓落实。公职人员、共产党员既要率先垂范,争当群众民主自治的急先锋,不能做阻碍这项工作的绊脚石。更要发动群众抓落实,和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说他们能听懂的话,讲他们能听懂的理,真心实意为他们谋幸福。
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苏州市吴中区 张雪琪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