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体报道一位年轻扶贫干部到贫困户家中核实帮扶情况,用普通话文绉绉地问:“老乡,你享受住院‘零支付’政策了吗?”贫困户听后一脸茫然。幸好随行的村干部急忙“翻译”:“老辈子,小伙子问你住院掏钱没有?”贫困户这才听明白。与群众顺畅交流,不仅在于学习语言本身,还在于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基层实际。(1月22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读到这样的“干群”对话,不禁想起一个古代笑话来:某秀才赶考途中,一只鸟拉粪在帽子上,一气之下把帽子扔到树杈上取不下来,有一老农扛着锄头走来,秀才对他说:“耕夫,途经柳林,稍憩片刻,一鸟欺人太甚,其粪入冠,借锄以钓之。”老农不懂,准备离开,秀才急了,忙说:“你把锄头给我钩一下帽子。”老农说:“你为什么不早说。”这个有些幽默的故事其实告诉我们,说话不看对象,仅凭自己的想当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就像新闻中国这位年轻干部,文绉绉的普通话还需要别人“翻译”。
的确,在古代,官民之间的距离是特别大的,可以说天渊之别。那时的“大老爷”在百姓面前,一个个都趾高气扬,官味儿十足,百姓连抬头都不敢。当然,那是封建“官念”所决定的。在共产党治下,党员干部的身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父母官”变成了“人民公仆”,因此就应该讲群众的话、仆人的话,才符合自己的身份,才能让作为主人的群众接受,如果百姓“听不懂”,那还有什么用呢!
讲群众语言是一门交流艺术,一种工作能力。讲好群众语言,不仅可以有效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而且可以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现实中,有的年轻干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说话不“接地气”;有的干部异地工作不会说当地方言土语,加之本就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会说群众语言,与群众交流往往“打折扣”,甚至闹出“借锄以钓之”的笑话。那样,就只能拉开干群距离,形成群众工作的“厚障壁”。
要讲好“群众话”,就是要从思想上和群众想到一块,行动上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进行交流。日前,笔者再听李伯清安全生产系列评书,深深体会到李伯清的评书之所以那样受到群众的推崇,很大程度恐怕就是他的“群众话”。李伯清最擅长把简单枯燥的道理,用百姓的语言生动幽默地讲述,听起来就像与观众面对面聊天一样。那么,作为基层干部,也应该把党的方针、政策学会用“群众话”与百姓宣传,才能真正走进百姓,成为百姓的贴心人,百姓对你才会口服心服。
早年,毛泽东同志就强调,“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因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如果能从“土里掉渣”的群众语言中吸取精华加以运用,学会“群众话”,多讲“群众话”,办起事来才会顺风顺水,开辟出一片基层工作的新天地。(文/李晓容 四川省合江县第二幼儿园)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