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的那个冬夜,皖北的一个普通乡村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了“大包干”契约。自此,中国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大幕,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小岗印记。记者近日来到小岗村,回望那段历史,感受小岗变迁。
越过温饱线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部小溪河镇的小岗村,距凤阳县城30公里。最初,小岗只有24户人家,与大严、小严3个自然村合成“大严村”。1955年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故起名小岗互助组。
“为什么搞‘大包干’,就是为了能吃饱饭!”“大包干”带头人之一、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长严俊昌曾这样说。当时的小岗村,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而闻名,是有名的“三靠村”,经常闹饥荒,村民大多外出乞讨。一段凤阳花鼓词形象地唱出了这段历史:“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小岗村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大包干”宛如“平地一声惊雷”,探索出责任明晰、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写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1979年,实行“大包干”的小岗村粮食年产量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的总和,油料年产量是过去20多年的总和。改革使小岗人一年翻身,梦想成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张开兴)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