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法制 >

小岗起惊雷 改革逐浪高(1)

2021-03-24 | 来源:环球网
小字号

40多年前的那个冬夜,皖北的一个普通乡村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形式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签订了“大包干”契约。自此,中国农村改革正式拉开大幕,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小岗印记。记者近日来到小岗村,回望那段历史,感受小岗变迁。

越过温饱线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东部小溪河镇的小岗村,距凤阳县城30公里。最初,小岗只有24户人家,与大严、小严3个自然村合成“大严村”。1955年成立互助组时,因地处岗地,故起名小岗互助组。

“为什么搞‘大包干’,就是为了能吃饱饭!”“大包干”带头人之一、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长严俊昌曾这样说。当时的小岗村,以“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而闻名,是有名的“三靠村”,经常闹饥荒,村民大多外出乞讨。一段凤阳花鼓词形象地唱出了这段历史:“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小岗村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大包干”宛如“平地一声惊雷”,探索出责任明晰、简单易行、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写了中国农村发展史。

1979年,实行“大包干”的小岗村粮食年产量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的总和,油料年产量是过去20多年的总和。改革使小岗人一年翻身,梦想成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张开兴) 

(责编:李伦)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赛课评比促成长 魅力课堂展风采:真武小学校
  • 在音乐剧《三星堆》中读懂世界共通的语言
  • 新时代教学变革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 以养老项目之名行传销活动之实,判刑!
  • 我国将制定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推进招
  • 人脸识别信息应用的准入审核制度初探
  • 牛蝇定律:有压力,才有动力
  • 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启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2023新年贺词
  • 法官的底线
热门排行
  • 1“顶流”小学37个家长联名驱逐女孩,谁该反
  • 2练好业务内功,干好纪检监察工作
  • 3新年到来,《歌唱新时代》
  • 4感动中国,致敬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 5学思践悟“两会”精神,打造纪检监察铁军
  • 6彭清华在人民日报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7货车司机自残,清城回应也需有作为
  • 8准确把握党史学习的科学方法
  • 9集资修路让死人交钱,缺的是哪门子德?
  • 10掌管“天下粮仓”张务锋落马说明啥?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