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俗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道理简单却含义深刻。在这一简单的生活细节中,“开锁”是工作的目的,用“钥匙”开是工作的方法。由于“锁”的设置不同,所用的“钥匙”也不同,才能充分发挥“锁”的作用,因此,“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否则,就“锁”之作用尽失,或者开不了“锁”。那么,我们的基层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处理的大小事务,就相当于“开锁”,如果没有配好对应的“钥匙”,开起“锁”来不但费力,甚至还会开不了。
特别是在村社一级的最基层,我们的群众工作更如同形形色色的“锁”,基层党员干部们必须有对路的“钥匙”,才能顺利打开这些“锁”。俗语云:“人上一百,五艺俱全”,群众间各种纠纷矛盾的起因经过都纷繁复杂,加之每个人的性格差异、身份差异、修养差异等都决定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事而异……对于此,有人认为干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不公平的体现,还拿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佐证。其实,“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方法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并不相悖的。
对于那些触犯刑律的人,那当然应该“平等”,而作为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小非,矛盾纠纷或者百姓的心理障碍、生活需求等,的确是需要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法的。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要我们的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以达“药到病除”之目的。而配置“钥匙”的秘方,不外乎就是要宣传引导群众、组织发动群众、联系服务群众……这就要求,我们的“开锁工”们不能高高在上,而要真这切切从群众中来。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特别是在“民生工程”上,不时就有“开不了锁”的例子。某地有一水库,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给老百姓的农田灌溉带来极大的困难。有关上级领导知道后很重视,划拨了几十万经费,直接招标改造。谁知有关人员在搞改造设计时根本没有深入实地、深入群众,完全没有找到水库漏水的原因,而是将库堤进行了一番外观改修。改造后的“水库”是好看了些,但里面渗漏依然,干涸依然……这就是任性地拿着一把“钥匙”去开“锁”的例子,结果不言而喻。
由此可见,能“开锁”的“钥匙”应从群众中来!配好了不同“钥匙”,再“到群众中去”也就水到渠成。因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察实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是配好“钥匙”的主要渠道。有的地方规定乡镇干部大部分时间应与群众在一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基层干部们如何坚定地践行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配置好适销对路的各类“钥匙”,做一名善于“开锁”的基层干部,是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文/何竹梅 四川省合江县先滩镇政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