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塑料袋,多用竹篮子,既环保时尚,还能换取积分呢。”近日,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平水新城农产品中心市场,进进出出的人们分享着一件新鲜事。该镇当天举办的“环保生活,挎篮出行”活动,吸引不少居民赶来,只1个小时,200个竹篮子就被抢购一空。(11月13日《绍兴日报》)
其实,早在2008年5月我国就开始实施“限塑令”。但如今14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限塑令”不但没有“见成效”,反而成了“一纸空令”。在商场、农贸市场等场所,包括快递、外卖等行业,塑料袋的使用量倒是不减反增。尤其是在商场里,塑料袋由原先免费赠送改为有偿使用后,不但提高了商场的经济收入,而且也使塑料袋使用“合法化”“市场化”。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升级版”的限塑令,这无疑令人欣喜,令人叫好,但笔者以为,“限塑令”不能“一限了之”,还需通过“源头治理”“信用体系”“可替代品”等实招,以防“限塑令”再成“一纸空令”。
首先,需有“源头治理”理念。出台新版“限塑令”不是难事,但关键在于落实,这就需要从源头入手。要严禁各地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要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纵容。其次,需纳入信用体系。可考虑把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企业、个人等相关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其三,需跟进“可替代品”。对于用惯了塑料袋的广大市民而言,如果一下子“一刀切”地全面“禁塑”,肯定会“很不习惯”。这就需要尽快研发“可替代品”,鼓励全生物降解塑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让广大市民不受全面“禁塑”的框定而影响日常生活。
此次,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倡导“挎竹篮购物”之举,这无疑是破解“限塑令”多年来“有令难限”“有令不限”难题的一个好办法。一方面,“挎竹篮购物”,这就意味着市民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这自然是一种环保、低碳的体现。另一方面,“挎竹篮购物”,由于竹篮可以循环使用,这就既方便市民携带,又无需花费购买塑料袋的钱。更为重要的是,“挎竹篮购物”,市民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了。笔者以为,“挎竹篮购物”之举,值得叫好。
期待各地不妨多多学习、借鉴和推广“挎竹篮购物”的好做法,多些“低碳宣传”,多些“环保教育”,从而让更多市民养成“挎竹篮购物”的好习惯,既助力限塑,又助力环保。
浙江省开化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讯员:叶金福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