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经济 >

汽车消费有望成为房地产后的下一个经济新引擎

2023-12-03 | 来源:界面新闻
小字号

 12月2日,在广州举办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演讲时指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首先要考虑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过去1/3的GDP增长由房地产供给的模式已经不可行,“今后房地产可能没有这么高的动能,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比如汽车消费。”

过去二十多年,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带动了GDP增长,卖地也为财政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种模式显然难以为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滑7.8%和4.9%。

汽车产销似乎也触摸到天花板。目前,我国汽车年销量已经高居全球第一。不过自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突破2900万辆以来,销量增速有所放缓,2018年至2020年甚至出现1.9%至8.2%不等的负增长。

但黄奇帆认为,汽车消费有望成为房地产后的下一个经济新引擎。他分析道,中国14亿人口中,每1000人的汽车拥有量约210辆,即21%的汽车保有量,“但放眼全世界,人均GDP达1万美元的国家,也就是中等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一般都在40%左右;富裕国家,美国、欧洲在60%到70%。”

“中国人均GDP现在已经到了1.2万美元以上,今后10年还会进一步达到2万美元以上。这个情况下,40%的汽车保有量应该是可以达到的,从21%到40%,汽车保有量几乎可以翻一番。”黄奇帆表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有巨大的潜力,如果逐渐放开限买、限贷、限牌照的措施,还会带来市场增长。

一如房地产身后有建材、家居等庞大的产业链,汽车生产亦关系着大量基础设施。“如果汽车销量每年增长1000多万辆,就会带动2万亿的增长;2万亿的销售值,会带动汽车停车场、立体停车库或者各种道路交通的发展,还会推动电动车充电桩、储能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1月累计汽车销量2348.9万辆,同比增长4.5%。今年以来,上海、广州、武汉、三亚等地发放多轮汽车消费券推动市民换车。

不过,黄奇帆指,逐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才是最终落脚点,“消费比重的提高不是靠政府给老百姓直接发钱,根本上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

2022年,中国GDP达121万亿,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3%,这个比重放在全球比较相对偏低——美国是52%,欧洲是55%。

“未来GDP的比重,要由现在30%由消费拉动、40%由投资拉动、30%由出口拉动转变为50%由消费拉动、30%由投资拉动、20%由出口拉动。”黄奇帆说道,“而要实现国民经济一次分配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增加10个百分点,关键性措施是做大中等收入人群,使现在4亿的中等收入人群在今后十几年能够翻一番。”

值得指出,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庞大不仅在于内销,也得益于外贸——今年中国汽车累计出口大概率会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

这也反映了中国出口结构的明显改善。十几年前,轻工纺织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我国出口结构中占比达到七成,机电产品比重仅30%。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比大幅下降,下降至不到10%;与之相对应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从原来的30%增长到了2022年的90%。

黄奇帆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出口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态势明显,“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新变化,出口结构改善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是引进外资呈现连年增长态势。尽管2018年以来,贸易战、新冠疫情相继发生,中国外贸引进并未放缓。数据显示,2022年外资到位数是1800亿美元,是改革开放40年来引进外资到位数最高的一年。

黄奇帆指出,“原因很简单,俄乌战争、欧洲天然气中断,天然气价格涨了3倍还买不到,欧洲,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重工业缺气少油,发展不稳定,所以去年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法国对中国加大了投资。”据统计,2022年欧共体对中国的投资按年增加200亿欧元。

加入WTO后,中国迎来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的十年,2000年至2010年,平均每年引进外资1200亿美元左右;而2012年至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约1400亿美元。

引进外资增速上升,黄奇帆认为背后的逻辑在于中国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市场,从而有效摊薄制造业的采购成本、研发成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并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质量,“尽管中国现在人口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淡化,但前六种规模效应下产生的制造业成本下降,使得中国制造的同类产品成本仍可以减少30%到40%,这也形成了新的竞争力。”

“所以外资到中国投资,一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大,在中国投资、销售,形成销地产,这是一种模式。第二种是到中国投资,产品销到欧美、销到世界,中国形成的制造基地,综合制造成本比欧美其他地方要低。”黄奇帆说。(张熹珑)

成都渝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网络宣传办选自网络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电影《刺梨花开》首映式在黔西南州举行
  • 全域旅游看夹江 青衣水城舒展文旅大美画卷
  • “横店已经变成竖店了”!爆款短剧演员一天最
  • 高培勇: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选择
  • 钢铁行业遭遇五年来最难一年:钢企大面积亏损
  • 外资持续加码,来华投资主要有两大类型(2)
  • 专家称现有住房14亿人可能住不完,国家统计局
  • 微笑,从“齿”开始
  • 重庆金融机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 助推绿色金融
  • 加快构建我国开发区新发展格局
热门排行
  • 1贵州:晴隆县召开“精准扶贫·数字晴隆”专
  • 2湖北:红河谷组群发展战略与对策
  • 3郑州跻身十强创新排行榜的实力是发展
  • 4四个加强,促进国企改革健康发展
  • 5****公益金缘何变成了“唐僧肉”
  • 6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多举措“保驾护航”促小
  • 7郭喜林:中国企业家自重 才能赢得全球尊重
  • 8湖北:老河口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
  • 9苗凤军:唐山世园会打造盛世凤凰腾飞
  • 10经济学家洪银兴:常州的产城融合是一个可推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