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河口市紧紧抓住丹河谷组群发展、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区域经济优势产业,有力推动商贸流通业向更高层次提升,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社消额指标完成95.45亿元,增幅13.7%,总量位居襄阳地区各县市第三。但是,通过我们政协委员调研发现,全市商贸流通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
1、规划引领不够,旧城商圈活力有余、质量不高。过去,全市商贸流通业经营模式主要是自发建设、自我经营、自我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近年来,随着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升,城市空间进一步扩大,规划的跟进更显不够。由于老城区一直属于严格控制地区,规划只能结合“两改”项目加大建筑退让、严把建筑外观形式、加强车位配置等手段改善商业环境,但对未改造街区(如和平路等),则无相应的手段加强管理,缺乏科学的规划,商贸流通业的布局、层次、结构还不合理,筑不起商圈,缺乏带动,形不成规模和集聚效应。比如:环中山公园商圈是我市传统的商业街区,历史上的商场、酒店、金融机构等多集中在这个区域,商业氛围非常浓厚,但综合质量水平不高。一是缺少相应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空间,也缺乏应有的公厕、休憩座椅等配套设施,道路占用严重,严重影响了交通通行,配套设施差;二是胜利路、和平路等商业街区沿街建筑外观破烂、陈旧,商业环境差;三是商业业态过于混杂,主题定位乱。
2、现代化水平不高,仍存在“小、散、乱”现象。鉴于,全市现有商贸流通业总体规模还不够大,品牌意识、现代经营意识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竞争力不强,仍存在“小、散、乱”现象。“小”是商铺数量多,但是规模小,经营成本高,效益低,很难提高市场占有率。二是“散”。城区商业网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并且在城市主干道如:东启街、和平路、大桥路、中山路、北京路沿线,而城东工业园、汉口路、航空路等老城区以外商业店铺较少。三是“乱”。存在各类型业态交叉经营,市场呈现出无序竞争状态,缺乏专业经营特色。
3、重点项目建设集聚带动效应尚未形成,新城商圈发展迅速、活力不足。一方面,随着地处老城区商业区的武商丹河谷购物广场、中央商务区南部新城天之河大酒店一期今年即将对外营业,城区环中山公园、南部新城环中央商务区两大商圈集聚效应将逐步显现,但从总体来看,除老城区武商商圈有一定基础外,中央商务区商圈建设形成仍有待时日,物流产业园、临空临铁经济区商圈尚处于规划阶段,这种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四大商圈整体集聚带动效应还未形成。另一方面,老河口市新城新区建设虽然成效显著,但受房地产政策和市民生活习俗影响,商业消费仍然习惯聚集在老城区,一方面因为老城区生活配套设施方便,所需可所得,另一方面,新城新区目前仍处于建设开发状态,没有具有核心带动的商业项目支撑,虽有优美的环境、便利的设施,但人口难以聚集,商业氛围难以形成,目前梨花大道大量聚集的是餐饮、商品零售等零散商业,商业业态也不丰富。此外,特色商圈受制于人、难以启动。我们所规划的临空临铁商圈,均受外部因素制约,只能伺机而动,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所有努力均化为乌有。应从自身潜力入手,挖掘优势资源,如适时启动的高速公路综合服务区项目即借助汉十高速现有资源,结合光化大道和316国道改线工程,目前项目已经全面启动,既满足高速出口服务功能,也促进了老河口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第一,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商贸功能体系。结合全市“一区两城市”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规划等有利于商贸流通行业发展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并配套制定出一系列相应落实政策和细则,强化对商贸流通领域建设项目的审批、验收监管职责,确保各项规划有效落实。建议结合商业网点规划,将环中山公园商圈几条商业街区分期、分批纳入城市改造计划,逐步提升商业档次,并进一步明确特色街区主导定位,引导不同业态商业进入特色街区,形成特色鲜明的美食小吃街、服装精品街等。规划重点加强临街商业房审批控制,城市主要道路两侧一律不再审批临街单间门店,确保大空间商业能够适度聚集,为提升商业环境创造条件。建议规划一直督催中央商务区尽快启动华洋堂项目,希望能够通过商业综合体带动新区发展。建议拓展招商渠道,通过开发企业引进金融港、名品店等核心商业项目,以商招商,以商促商。同时,要完善城市商贸功能体系,构建以“市级商圈—次级商圈—社区商业中心—乡镇商贸中心”为结构的层次合理、功能互补的城市商贸功能体系。
第二,加大项目引进和扶持,形成商贸流通行业项目支撑。一是对已落户的中央商务区、武商购物广场、颐高电商产业园、小汉口建材城、旺前商贸城、光彩大市场等项目加大建设服务力度。加快推进物流产业园、临空临铁经济区两个商圈核心项目的进展,以增强市级商圈和次级商业中心辐射力,形成集聚带动效应。二是围绕“4611”发展战略,有针对性的策划、包装一批商贸流通行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落户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项目如中国供销•鄂北农副产品电商物流商贸城、乡镇商贸中心等,支撑全市商贸功能体系建设。三是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发展品牌商贸业,鼓励我市商贸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评星进级”,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整体联动,做好舆论引导,营造发展环境。一方面,建议成立商贸流通行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全市统一领导、综合协调、上下联运、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及时掌握与了解商贸业发展动态,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建议要牢固树立“商贸流通业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城市居民民生幸福指数组成部分”的重要思想,用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商贸流通业相关政策法规、现代理念及现代商贸流通业对社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商贸领域,要认真落实《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激发全社会参与商贸行业发展的热情。同时,加强商贸领域诚信宣传,在行业内形成一种合法诚信服务的道德风尚,营造有利于加快商贸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文/张香玉 张庆丰 张俊杰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