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经济 >

3D智能建造创新建筑业态 校企联手用“打印机”盖房

2024-03-31 | 来源:新华日报
小字号

水泥、粉煤灰、硅灰、外加剂、钢纤维等六七种不同原料依次加入水泥搅拌机,一旁通过泵管相连的3D打印机以这种新型混凝土为“油墨”,按照规定路线将其挤出。不到两小时,一个免模板数字化成型、曲面线条灵动自然的3D打印非机动车车棚呈现在记者眼前。

“这款新型车棚所使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材料抗弯强度高,具有很强的防火、抗爆和抗冲击能力。”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亚梅介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不少原料都是工业副产品,粉煤灰是电厂出来的,硅灰是硅铁合金厂出来的,这些工业废弃物到了这里成了“宝贝”。

作为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的主要技术支持力量,张亚梅团队尝试将这种超高性能材料用于大尺度构件3D打印。而这并不是张亚梅团队第一次挑战“不可能”。建成国内首个3D打印绿色装配式智慧建筑,打造国内首例原位3D打印可交付二层单体建筑……在张亚梅看来,将固废绿色再利用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本身就是建筑领域的一次变革。

传统浇筑建造中,工人需先立起模板,然后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并待其硬化后再将模板拆除,整个流程大量依赖人工,劳动效率较低。记者了解到,一个构件中模板成本约占建造总成本15%—20%,当建筑的造型不规则时,模板只能一次性使用,这也造成了浪费。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近35亿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但回收利用率却很低。

能否在对传统建造模式转型升级的同时,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实中,搞设备的不懂材料,搞材料的缺少设备。”张亚梅认为,传统建筑行业要向3D智能建造转型,需要梳理解决材料研发、打印设备再到应用端的全产业链问题。2018年,张亚梅团队与南京嘉翼精密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团队达成合作。两支团队携手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管委会,组建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共同攻克固废绿色再利用技术与建筑3D打印技术融合的难关。

“制造一台3D打印机器不算难,难的是材料的选择。第一台机器建好后,我们花了8个月才拿到合适的打印材料。”南京嘉翼董事长李进坦言,3D智能建造对材料要求特别高,混凝土硬化时间尤为讲究,工厂此前曾尝试自制打印材料,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张教授团队研发的新材料加入,我们的机器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李进说。

再生粗骨料、再生砖粉、再生砂、尾矿砂……南京绿色增材智造研究院三楼的材料研发实验室里,张亚梅向记者展示十多种3D打印原材料。为适应不同场景,张亚梅团队反复进行测试,不断改良用于3D打印的混凝土配方。“各类废弃物来源复杂、性能不稳定,资源再利用时必须要考虑其长期性能,需要掌握好添加尺度。针对不同项目需求,我们将不同废弃物复合使用,让材料为建筑服务。这也是我们材料研发与后端应用紧密结合的优势。”张亚梅说。

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灵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座二层小楼,红蓝两色、波浪曲线型的外观格外抢眼。这个去年完成的项目是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可居住的原位3D打印二层建筑。“不同于以往在工厂打印好构件后现场进行装配式安装,这个项目需要在现场原位进行3D打印,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突发情况只能在现场解决。”李进回忆,在项目现场各种天气环境下,添加粗骨料的打印材料泵送难度倍增,出现泵管爆裂、材料未挤出即凝固等状况。双方团队就地调整原料配比,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3D打印设备及材料的迭代创新,不断激发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相较传统浇筑建造,3D打印建筑的碳排放量降低约39%,是建筑全生命周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去年3月,南京嘉翼带着3D打印机器与产品首次“出海”,受到众多国外企业关注。同年9月,团队正式签约进驻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李进表示,项目投用后,预估一条生产线年处理建筑垃圾50万—60万吨,年利润可达5000万元。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3D打印建造让建筑建造的生产效率和新材料的使用效能大幅提高,城市固废再利用技术则让智能建造更绿色低碳。”李进说。企业团队已经实施百余个3D打印项目,共拥有相关核心专利技术121件(其中发明30多件),13条生产线分布在国内9个省及阿联酋、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要“走出去”更要“落下来”。“在这过程中,所有技术都要相当成熟才能做大规模推广应用。我们希望在一个个示范项目中不断改进技术,并通过一系列标准的制定,加快推进智能建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张亚梅说。(谢诗涵 王子杰)

江西冠之航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电影《刺梨花开》首映式在黔西南州举行
  • 全域旅游看夹江 青衣水城舒展文旅大美画卷
  • “横店已经变成竖店了”!爆款短剧演员一天最
  • 高培勇: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选择
  • 钢铁行业遭遇五年来最难一年:钢企大面积亏损
  • 外资持续加码,来华投资主要有两大类型(2)
  • 专家称现有住房14亿人可能住不完,国家统计局
  • 微笑,从“齿”开始
  • 重庆金融机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 助推绿色金融
  • 加快构建我国开发区新发展格局
热门排行
  • 1贵州:晴隆县召开“精准扶贫·数字晴隆”专
  • 2湖北:红河谷组群发展战略与对策
  • 3郑州跻身十强创新排行榜的实力是发展
  • 4四个加强,促进国企改革健康发展
  • 5****公益金缘何变成了“唐僧肉”
  • 6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多举措“保驾护航”促小
  • 7郭喜林:中国企业家自重 才能赢得全球尊重
  • 8湖北:老河口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
  • 9苗凤军:唐山世园会打造盛世凤凰腾飞
  • 10经济学家洪银兴:常州的产城融合是一个可推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