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小康建设见闻
一面背靠苍翠青山,耳听鸟语;一面远看碧水环绕,波光掠影,水影农人归来。这便是坐落于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三岔河湖畔的布依古寨——贞丰县者相镇纳孔村。
仲夏时节,从贞丰县城出发,行驶18公里,笔者便来到目的地——纳孔村。在村外一片葱郁的猕猴桃地边,已听到不远处传来的依稀布依族民歌民乐。沿着平整的柏油路走去,一幢幢独具江南水乡的徽派小洋房映入眼帘,脚下宽敞的柏油路穿过田间高高耸立的寨门,伸向村寨深处,寨中的广场上几十个布依族妇女正随着布依民乐,欢快起舞。看到这一番静谧的田园景观,很难让人想象这哪是曾经的贫穷落后山村。
增收致富发家各有妙招
一进纳孔村,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村寨广场边一家名为“揽月楼”的别致庭院,灰白相间的“风火墙”,几簇三角梅伸出了墙外,开得胜是鲜艳。“几年前,家里的一些地租给了来村里办企业的外地老板,加上家里俩口子在附近做工的钱,每年能攒下七八万元。”庭院主人余家芬告诉笔者,“再加上政府的支持,一家人盖起了这栋三层楼房。”如今,二楼腾出的空房间还租了出去,每年还能得到上千元的额外收入。
听村里人说,村里还有一对出了名的巧手加致富能手夫妻岑立江和韦春,俩人凭着一手的墙纸加工手艺不仅盖起了新楼,还带富了村里的百姓。妻子韦春原本从2002年就一直在浙江一家墙纸厂打工,收入还算稳定,但顾及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她毅然返乡。2011年,韦春灵机一动,与以前的老东家联系并签下协议,把加工机器搬到了家里,在村里设点,为墙纸厂加工半成品。“我把加工设备、原材料免费提供给村里的20多个村民,再回收销售。一天一个人能织出20米的墙纸基布,加工量提高了,帮忙加工的村民每月也能拿到1800左右的加工费。”韦春介绍说,一年下来,她家光靠加工墙纸就能得到进10万元的收入。
十多年前,当地政府着手打造三岔河风景区,加上纳孔村独特的布依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余家祥一看,“致富商机来了”,从银行贷款5万多元,开始办起了有布依腊肉、布依小锅酒等布依特色菜品的“农家乐”。不到两年,余家祥不仅收回投入资金,还扩建完善了“农家乐”。“平均每天接待250人到300人左右的客人,人多时家里人已接待不过来,就会请来周围村民帮忙。请来帮忙的村民每年就能得到1万多元的收入。”余家祥说。
村支书余启林说:“纳孔村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争取了205万元资金,对205栋民房进行居民改造,之后又争取78万元资金,在村里改造了58栋徽派三滴水建筑。村民住进了新房,村里修起广场,通了柏油路,整个村子都变了样,村里农户一家一家地富了起来。”
农业特色产业雏形初具
近日,在纳孔村,一家名为阳光雨露生态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的麻柳滩坝子蔬菜基地里,一片片蔬菜竞相吐绿,一个个硕红的西红柿正被装进蔬菜框中,菜地里十几个工人赶着好天气,正忙着打理地里蔬菜。
“公司主要种植黄瓜、秋葵、白菜、生姜等以茄果类、叶菜类、根茎类为主的蔬菜。今年400亩蔬菜成熟上市销售后,预计年底可创收300万元。”公司经理于振仁介绍说。正在菜地里忙碌的李玉明家住纳孔村大寨组,她告诉笔者:“我家有一亩多地被流转给基地老板,每年除了能得到近千元的转包费,自己还可以到公司来打工,在家门口一年就能得到10000元以上的工资收入,比起以前自己种地,真是好多啦!”
说起以前,纳孔村可不是这样的。整个村有1008户5056人,耕地面积只有2088亩,人均不到半亩地,村民靠种点零散的稻谷、玉米、蔬菜挣钱,一家一户一年辛苦下来只能勉强生活,收入根本提不上去。村民们犯愁,村委会也跟着“恼火”。近年来,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多家企业入驻,将村民土地以一定价格流转给入驻公司。
“土地不种粮食了,往后吃什么?”刚开始,祖祖辈辈靠种地的村民不干了。村委会扳着手指头给村民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地,一年农民收入不到1000元,租给外商一亩地收700元,村民一年打工挣的劳务费还能收入近万元。简单的数字对比,村民们心服了。如此,不仅解决了近200名村民的就业、收入问题,也提高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种植的蔬菜、水果,养殖的鸡、鹅,销量在增价值在升。在政府的支持与号召下,又请来农业技术员给村民培训种植、养殖技术,几年下来,全村先后种植四月李400亩、车厘子400亩、猕猴桃500亩(套种蓝靛200亩)、核桃2000亩、烤烟300亩;全村反季节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在1亩以上的有120多户,养殖大户有30户,养鸡20000羽、狮头鹅10000羽。
传统民族文化带动增收
每到“三月三”“六月六”传统布依节庆,纳孔村的村民们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祭祀祖先。平时,赶集、农忙过后,村里的广场上、树林里就会聚集众多男男女女对歌传情。在这样的村落里,依旧保留着600多年来最原始的布依习俗和文化,并在不断发展的今天与旅游相结合,让文化走出村寨,创造旅游收入。
2013年,共接待游客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76万元。2014年,纳孔村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列入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村里建立了一支布依民族歌舞演出队,每当重大节日或者客人到来就会表演起木叶吹奏、唱起布依古歌。演出队还多次应邀到周边县、市和昆明、新疆等地演出。”余启林自豪地说。
余启林介绍,今后,纳孔村将按照村两委“三片区、以核心、促发展、奔小康”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展村民增收渠道,着力打造“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产业特色化、生活传佳话”的美丽小康村寨。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