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术一点的说法是,旅游是指“旅游主体的一种位移”。而要促使位移的发生,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至关重要。
西南明珠贵州之于游客的感知形象是什么?群山,瀑布,苗寨,非遗,村BA……对于没去过的人来说,贵州的原生形象实在太多,多到难以进行提炼和汇总。
有点纠结。究竟哪个形象,最能让我产生位移到贵州的冲动?是对山的向往,还是对水的深情?毕竟,不想好这个问题,可能是对旅游的不负责任。
而当我打开天气软件,意外发现贵州省会贵阳未来数日最高温度都只有28℃,安顺和兴义也大致如此。看着窗外被晒到无精打采的江南树木,以及喘着粗气的空调外机,我的脑海里顿时只剩下两个字:出发。
一、天赐
炎炎夏日,贵州很凉快。这就够了。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公开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C-6°C,相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C-25°C,为典型夏凉地区。
这和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有关。贵州是国内唯一没有广阔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居多,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森林覆盖率超60%。贵州有最典型的喀斯特景观,奇山秀水、瀑布峡谷、溶洞石林星罗棋布。
因此,就发展旅游来说,贵州可谓“老天爷赏饭吃”。贵州的标志性景点可用“黄小西吃晚饭”六个字来概括。其中,“黄”是指黄果树瀑布,贵州老牌景区,1982年入列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小”是指荔波小七孔景区,因一座青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得名,山清水秀,有“人间绿宝石”之美誉;“西”是指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该村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被称为是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吃”是指遵义赤水丹霞旅游区,堪称世界上最典型、最优美、生态环境多样、景观配置最佳的丹霞景观代表;“晚”是指兴义万峰林景区,有“中国锥状喀斯特大型天然博物馆”之称;“饭”是指铜仁梵净山景区,作为佛教名山,梵净山云雾缭绕,金顶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不难发现,除了西江苗寨,其余五个景区均是典型的自然风景区。
贵州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最多的省份,共4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分别为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云台山和铜仁梵净山。位于遵义市汇川区的海龙囤,则是世界文化遗产。
另外,5A级毕节织金洞景区是贵州首个世界地质公园,被称“中国溶洞之王”,“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5A级安顺龙宫景区则是世界最大的水旱溶洞集群,拥有中国最大洞中岩溶瀑布(龙门飞瀑)。这些,都得益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可以这么理解,贵州本身就是一个“自带空调的山地国家公园”。
难怪,相传元末明初有人曾忍不住作诗赞美:“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二、诚意
不过,贵州旅游起步并不算早。
有学者认为,贵州此前受“廊道效应”的影响较深。文化地理学中,一些“文化沉积盆地”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从而具有较强吸引力,周边地区更多起到的只是输送传递作用。处于西南“廊道”上的贵州一度只是人们的第二、第三选择,甚至“只过不游”。
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带,山地众多,公路、铁路建设成本较高,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度相对落后。因此,大美贵州此前只能无奈“待字闺中”。
但现在,交通已不是问题。
数据显示,自2014年底迈入高铁时代以来,贵州高铁通车里程如今已超1800公里,可谓“狂飙突进”,一举逆袭为西南交通枢纽。自省会贵阳出发,半小时即可到达安顺、都匀和凯里,45分钟可达遵义,1小时可达毕节、六盘水和铜仁。贵州省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贵阳“一小时都市圈”。
贵州高速公路里程也已由2008年的933公里,跃升至去年底的8784公里,让自驾穿梭于贵州的山水之间成为热门出行选择。对于贵州来说,“高原”二字如今有了新的诠释:“高速平原”。
航空方面,贵州更是创新推出“支支串飞”模式,也就是联动省内干线和支线机场,打造“贵阳-兴义-荔波-铜仁”“贵阳-茅台-荔波-安顺”等多条精品旅游航线,并提供专属值机柜台、专属安检通道、专属候机休息区等乘机服务,票价也相对低廉。
贵州也早已摒弃了传统的“门票思维”。今年3月,贵州推出景区免票优惠、“一票多日使用制”优惠等多项活动。门票优惠政策是指,包括全国大、中、小学生(含港澳台),6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年人,人民警察、教师、医护工作者等群体,享受贵州全省国有A级景区门票免费优惠。“一票多日使用制”是指,游客在贵州国有A级景区购票后,5日内可无限制次数进入景区。
贵州还为江苏等重点客流地送上了礼包,相应地区常住居民凭有效证件到安顺、贵阳、铜仁等地旅游,即可享受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头道门票优惠政策。
形象点说,几乎就是“半卖半送”了。
三、思维
如果说便利的交通和营业的诚意是为了让更多游客“请进来”,那么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也在帮助贵州旅游形象不断“走出去”,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的双向互动。
比如近两年来,榕江“村超”和台江“村BA”持续在短视频平台霸榜,并已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现象级民间赛事。这两大赛事无关太多竞技水平,却融合了群众基础、民族文化、地方风情等要素于一体,热度拉满。
小切口往往可以产生大效应。荔波有家悬崖咖啡馆,在短视频平台撬动了不少热度。要想去到这家咖啡馆,必须穿戴上专业设备,步行穿越原始丛林,再攀上约200米高的悬崖,才能到达目的地喝上一杯咖啡,颇为新奇。
在兴义万峰林玉皇顶,感受峰林绵延、江河贯穿、云雾缭绕的同时,还能坐下来和好友来上一杯饮料,一盘水果,有种“云边有个小卖部”的感觉,相当出片。
都在说,贵州算是彻底掌握“流量密码”了。
背后,其实还是人的创新。和摒弃“门票思维”一脉相承的是,贵州并不满足于传统观光模式,而是更注重体验感、参与感和互动感。
再比如荔波小七孔景区,风光游览之外,还推出了“踏瀑戏水”户外拓展研学项目,包含“山林探险段”“秘洞奇遇段”“漫游竹海段”等游玩体验产品,将“山水文章”做足、做深,真正实现从“看山看水”到“游山玩水”。
而基于山地居多的地貌特征,贵州近年来还积极开发高桥极限、洞穴探险、山地骑行、冰雪运动等山地特色体育旅游新业态,打造山地特色运动项目集群。国内唯一一个以山地旅游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峰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自2015年10月落户贵州以来,已成功举办数届。
下一步,贵州还将围绕攀岩、登山、徒步、骑行、垂钓、低空飞行等不断丰富业态,提升山地体育发展水平。过去走不出的深山荒山,如今成了金山银山。
贵州的“逆天改命”也证明,所谓“廊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自信
到这里,你以为贵州的旅行故事已经讲完了吗?远远没有。除了自然风景,让贵州引以为傲的还有另一张超级王牌:文化瑰宝。
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四大文化工程”,即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
贵州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红色文化高地。资料显示,红军长征在贵州经过的61个县,涉及全省9个市(州、地),占全省88个县(市、区)的三分之二以上。
当下,贵州正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比如热门打卡景点——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是国内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沉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集文化、科技、艺术为一体,由“红飘带·伟大征程”“红飘带·飞行影院”两大部分组成,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
红飘带拥有四项“之最”:业界最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业界顶级舞台机械系统;全国最大双曲幕影院;8K电影级巨型球幕飞行影院。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多位观众,无不表示被“红飘带”的体验所震撼。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说,从没想到红色文化旅游竟然如此震撼,特别是在表演结束时巨幅红旗从每位观众头上滑过,请游客一起用手托举,以及大家一起不约而同共同歌唱《歌唱祖国》,均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旅游体验,在旅游中感受党的初心和使命。
贵州还是阳明文化圣地。500多年前,一代巨儒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成为中国儒学一大高峰“阳明心学”的起点。王阳明一生留下的700多首诗,有100多首作于贵州;3篇文章入选《古文观止》,其中2篇作于贵州。
根据王阳明在贵州期间的行动轨迹,贵州以“阳明·问道十二境”为主题整理推出兴隆书壁、平越思隐、龙场悟道等12个文化符号及经典游学路线,游客可在真山真水间感受王阳明悟道传道的心路历程。
贵州还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苗族的刺绣蜡染、手工艺品,侗族的木构建筑和侗歌传统,布依族的酿造工艺和音乐艺术,土家族的舞蹈和山歌,水族的水书、马尾绣和端节,彝族的节庆和太阳历,瑶族的绣花工艺等,风情与风俗相融、风物与风尚交错,百花齐放。
融合,是贵州文化最显著的一张标签。古时,贵州是苗瑶、氐羌、百越、濮人四大族系交汇之地。明初,太祖朱元璋实施“调北填南”战略,调集江淮一带数十万军士前往黔中腹地屯田戍边。至明宣德八年,经过60余年经营,贵州形成了700余处屯堡,分布在方圆上千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人口数十万。如今的屯堡仍有江南风韵,比如贵州安顺屯堡人的家谱上,还记载着自己祖辈来自南京的乌衣巷、石灰巷等等,而且他们六百年来乡音未改,仍保持着老南京官话的风格。
就这样,再加上“大杂居、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特点,贵州呈现出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现象。
就某种文化所在的某个区域而言,它与周围其他民族文化有显著不同,仿佛是一个“文化孤岛”般存在。放大到全省范围来看,正是千姿百态的“文化孤岛”,组成了“文化千岛”贵州。有学者认为,这种多元文化的展示,在国内、在世界上都十分难得。这不正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吗?
文化,对于旅游这件事来说太重要了。
因为,真正的旅游远远不是看风景、玩项目那么简单,旅游更是一种获取知识和改变思维方式的途径。20世纪法国小说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是要去探寻看问题的新视角。旅游可以使思想暂时置之度外,跳出日常预设陈规和价值观并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与异文化比较后,对现存自身的诸如文化、美学、政治等价值次序产生疑问并试图寻求改变办法。
古代几乎所有知识圣贤,无一不具有丰富的游历,通过游历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结构得到改变。从屈原到李白,从杜甫到苏轼,无一不是游中有文,文中有游。
古罗马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在公元4世纪末提出过论断:世界就是一本书,那些不外出的人只读了书的一页。
是时候,翻开贵州这本书了。
五、爆发
我一直在想,贵州旅游市场近年迎来大爆发的背后,贵州究竟像哪里?
网络上也有一些类比。有人说,贵州是“中国的皇后镇”。新西兰皇后镇也是因风景优美而著称,被南阿尔卑斯山所包围,依山傍水。
还有人说,贵州是“东方瑞士”。和贵州区位有些类似,瑞士地处欧洲腹地,阿尔卑斯山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崇山峻岭,没有平地,不靠江不靠海,服务业占比较高。
贵州就是贵州。当真切地走过贵州的山山水水,你会发现,贵州身上还有太多的想象力和可能性。我们还无法通过类比的方式,对贵州进行更丰满的具象化。
但至少,我们可以说,贵州有天赐大自然,有几千年文化积累和传承自信,有诚意满满的旅游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
比如,上文提到的贵阳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红飘带”由国内顶级科技和内容创作团队创作,将“文化+旅游”“艺术+科技”完美融合,构建行进式沉浸式长征文化体验新场景。有游客称赞其中的飞行影院《多彩飞越》体验,可以让观众犹如亲身飞行于多彩贵州壮美山河之上,带来丝毫不逊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热闹景点“飞越地平线”的体验。
而同样,在红色圣地遵义,还有与“红飘带”并称贵州红色文化“双子星”的《伟大转折》沉浸式剧目。
据公开报道,《伟大转折》讲述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转兵贵州,召开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带领工农红军灵活作战、迂回穿插,最终胜利北上的长征故事。该剧通过“人、声、光、水、电、影、景”融为一体的全景沉浸式演艺,将前沿的舞台科技与舞台艺术进行完美融合,以科技赋能,跨越时空“对话”,真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体验和长征精神洗礼。《伟大转折》剧目自2024年1月15日首次试演以来,口碑持续走高,“二刷”“三刷”的观众不在少数,“来遵义会议会址必看伟大转折”已深入人心。
这些年,贵州旅游在真山真水之外,通过上述这些努力,又让游客见到了贵州的真情。当下,贵州的旅游业态在真山真水之外不断拓展、延伸,是时候翻开贵州“这本书”了,是时候来贵州好好品味贵州的真山真水和满满诚意了。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