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网 Sccsbbs.Com-媒体聚合门户·谈论影响中国
  • 首页
  • 中国故事
    •    北京故事       川渝故事       云南故事       浙江故事       企业故事       余刚讲酒故事   
  • 中国收藏
    •    鄢宏如讲古瓷       名家作品赏析       发雕发明家黄鑫   
  • 中国歌曲
    •    中国歌唱家       著名歌唱家汇   
  • 名人
    •    周德文经济理论       黄怡竞       郭喜林       蒲裕敏       吴烈       沈宏胜       全球征文       肖炎方       名人汇   
  • 黄晨灏文集
  • 文旅
    •    现代作家       旅游   
  • 社科
    • 法制
  • 华商走世界
    •    浙商走世界       川商走世界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康安诺股份   
  • 医疗保健
    •    冯端容讲养老故事       福美生物       新渔故事   
首页 > 经济 >

布依族人的纳灰村

2024-09-04 | 来源:中国农村青年杂志
小字号

万峰林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黔、滇、桂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形成了独特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两万多座山峰摩肩接踵,蔚然成林,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其间天然明河暗流、天然湖泊、天然溶洞、天然林木、奇花异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峰林壮如千军万马,奇如海洋波涛,美如水墨画卷,是中国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发育最成熟的锥状峰林典型代表,被誉为“天下奇观”。晴天观峰,可看“日出朝阳洒满谷”;雾中看山,则是“云霞明来或可睹”。而永恒不变的,是山环水抱中的农田。春天时那一顷绿油油,夏天收割后禾杆的土黄色,新种下嫩苗的翠绿色,焚地化肥后田块的焦褐色,也五彩缤纷,自成一体,秋天时是一片金灿灿,冬天时则一池水泠泠。早在三百六十多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游历至此,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并在游记中写道:“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

万峰林景色丰富,登高远眺,青灰色的秀峰似林,黄绿相间的田野成片,就在这万峰环抱当中,静静横卧着纳灰小村,小河从村中静静弯曲流淌而过,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

纳灰村位于兴义市下五屯街道,距兴义市城区12公里,是万峰林峰林环抱中的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布依族村寨。布依族又被称作“水稻民族”,“纳”在布依语里即是“水田”的意思。纳灰村的田坝,以八卦田最为奇特。八卦田为宽而浅的碟状漏斗,是地下河水对可溶性石灰岩溶蚀后形成的地形特征,村民们以中间的洞口同心圆耕种,根据地势起伏垒起田埂,一道道弯曲的田埂就变成了富有韵律的线条,形同道家的八卦。村民们把这些漏斗当做上天的恩赐,雨水过剩的季节,它可以排放多余的雨水,干旱的时候,人们又可以从漏斗中间的空心石柱抽水上来浇灌田地。

布依人喜水,纳灰河自峰林的西北端蜿蜒而出,钻过几座石桥,串起几个寨子,岸边垂柳娇媚,古榕倦懒,河水淙淙,逐着田坝上几个孩子嬉闹的脚步去而不返。纳灰河全长27公里,河水由北向南绕着万峰林蜿蜒流淌,宛如玉带。纳灰村的纳灰河边有一块“日月田”,它的形状是由“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组成的。它们相依相偎。相拥相抱,与万峰相望,与村寨相守。

顺着蜿蜒的纳灰河向南步入纳灰村。传统的布依民居除檀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用石料,石块砌墙,高可至五六米;石板盖顶,铺成齐整的菱形或随用料舒展成鳞纹。石头房屋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甚至家庭日常用的桌、凳、灶、碓、磨、缸等等都是石头凿成,正如布依族人的性格朴实淳厚。但现如今,村中的民居经过改造已趋向现代化。

徜徉寨中,最常碰见的是一株株参天的古树,最少都有几百年的树龄了。古树和村寨谁更年长,谁也说不清。布依族崇尚大自然,长过几十年的树都不会去砍伐。村中白石桥畔有一株树龄超过900年的黄葛,黄葛树根下又长出一株棠梨合二为一,根与根相连,枝与枝相拥,村里的老人说这是夫妻树,是神灵告诫村民要家庭和睦,夫妻相敬相爱。

欣赏完静态的自然人文景观,还有动态的民风民俗。为了丰富乡村旅游内容,纳灰村利用村内布依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优势,通过组建文艺队的方式,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先后组建了万峰林景区文艺队、纳灰村老年协会文艺宣传队、布依傩仪队等多个民间文艺组织,并邀请一些文艺界的知名专家来指导节目编排,精心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民间花灯、八音坐唱、布依傩仪、高台舞狮等文艺节目。

来到纳灰村,最有特色的民俗表演便是八音坐唱了。常在布依族的传统节日,或婚嫁、建房、祝寿等场合演奏,是深受布依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民族说唱艺术形式。身着蓝、白色布衣的8位布依族村民,通过演奏手中的牛骨胡、牛角胡、葫芦琴、竹笛、月琴、勒尤、刺鼓、小钗等布依族乐器吹奏弹唱,曲调古朴流畅、宛若天籁。

饱览完秀美山川,观赏完民俗表演,游客还可到纳灰村划船、垂钓,吃农家饭、品农家酒,体验特色民俗文化,如:三月三祭山、端午节包粽子、六月六祭祀活动、6月24日染五色糯米饭等。若是夜宿寨中布依人家,更是独具浪漫,窗外虫鸣、流水声混合在一起,消散在万峰林温柔的月色里,令人神往不已。

为改善旅游接待功能,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在万峰林景区内修建了小广场8个、大型停车场5个,新修了观光专用道路11公里,自行车道20余公里。另外,通过争取村级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完成了万峰林街道办事处全部8个村76个村民组道路及串户路硬化。

同时,景区内环境改造也在同步进行。万峰林街道办积极实施民居改造和亮化工程,目前已亮化了2200余栋房屋。旅游步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沿河布置夜色景观灯1000余米。在步行道沿路人家添置木质楹联,投资140余万元在村寨内安置音响定期播放民族音乐和政策法规,营造景区文化氛围。村寨聘请家政服务公司保洁,修建固定垃圾池、公厕。

2013年,万峰林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称号,纳灰村被国家民委和省民委授予“民族特色村寨”称号,还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随着万峰林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村民吃起“旅游饭”。农家乐、炒蛋炒饭、酒吧、商铺、自行车行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通过景区旅游开发,现景区内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劳动力向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业转移,万峰林农民真正吃上旅游饭,踏上小康路。

BuYi Tradition 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责编:网宣黄怡竞)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

相关新闻
  • 电影《刺梨花开》首映式在黔西南州举行
  • 全域旅游看夹江 青衣水城舒展文旅大美画卷
  • “横店已经变成竖店了”!爆款短剧演员一天最
  • 高培勇: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战略选择
  • 钢铁行业遭遇五年来最难一年:钢企大面积亏损
  • 外资持续加码,来华投资主要有两大类型(2)
  • 专家称现有住房14亿人可能住不完,国家统计局
  • 微笑,从“齿”开始
  • 重庆金融机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 助推绿色金融
  • 加快构建我国开发区新发展格局
热门排行
  • 1贵州:晴隆县召开“精准扶贫·数字晴隆”专
  • 2湖北:红河谷组群发展战略与对策
  • 3郑州跻身十强创新排行榜的实力是发展
  • 4四个加强,促进国企改革健康发展
  • 5****公益金缘何变成了“唐僧肉”
  • 6贵州:兴义市泥凼镇多举措“保驾护航”促小
  • 7郭喜林:中国企业家自重 才能赢得全球尊重
  • 8湖北:老河口市商贸流通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
  • 9苗凤军:唐山世园会打造盛世凤凰腾飞
  • 10经济学家洪银兴:常州的产城融合是一个可推

关于儒经网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红墙信息 | 备案号:蜀ICP备16001277号-1

评论员投稿邮箱: 儒经网 黄晨灏< 499109669@qq.com >

儒 经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6-2025 by www.sccs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