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贵州!这里有红色记忆的历史回响、古镇古村的时光印记、民族民俗的多彩风情,传统节日的欢腾氛围、美食天堂的舌尖诱惑、民族音乐的悦耳旋律、体育竞技的激情四溢。国庆假期,这里值得你来一场沉浸式的深度体验之旅。
在贵州这片神秘而多彩的土地上,民族民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地域。
苗族银饰的闪耀、布依族蜡染的斑斓、刺绣的细腻、拦门酒的醇厚、长桌宴的热闹以及苗族芦笙舞的欢快,共同编织出一幅幅生动绚丽的文化画卷,让人沉醉不已。
在这里,你可以深入民族村寨,亲身体验这些别具一格的民俗活动,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银饰是贵州苗族同胞最喜爱的传统饰物,其品种繁多,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臂饰、手饰等等。
千百年来,银饰已成为苗家人的标志和精神寄托。
银饰锻造技艺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从绘图到雕刻,再到制作,共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
其中,银凤冠和银花帽是头饰中的主要饰品,也是整套银饰系列之首。
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村T”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时尚文化现象。
它起源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尤其是凯里苗侗风情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场展示贵州各民族服饰文化、歌舞艺术以及非遗元素的时尚盛宴。
时尚风暴席卷而来,一场民族文化盛宴拉开序幕。
从东方古典旗袍的优雅,到村寨非遗服饰的原生态韵味,再到村民日常的民族服饰之美、村童民族服饰的纯真活力,最后是古阿新回家秀的创新融合。
每一幕的转换,都带来心灵的震撼,尤其是村寨非遗服饰秀,不仅展示了服饰,更重现了苗乡侗寨的生活情景。
蜡染是贵州著名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印染方法之一,蜡染被誉为"东方古老的艺术之花"。
贵州的蜡染以安顺最为出名,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安顺也被誉为"蜡染之乡"。
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故苗族刺绣成了苗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
苗族刺绣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二道“拦门酒”
黔东南州苗族同胞的“酒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隆重的迎宾礼节就是“入寨”“进门”前的十二道“拦门酒”,
苗族同胞以酒拦路,以酒接客,以酒待客,以酒表心意,以酒作为最高最隆重迎宾礼仪。
“客来斟酒等,端饮心欢畅;杯杯进口中,酒醇醉心房;十二道美酒,客醉摇晃晃;贵客入门来,主宾喜洋洋”的拦门酒歌韵味而沉醉。
长桌宴,被称为“千年不散的宴席”。
宴席上有着浓郁的苗寨风俗特色,包括苗家酸汤鱼、鼓藏肉等,还有醇香的米酒。
苗族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
在贵州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
苗族芦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异,根据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和舞曲等。
有吹笙伴舞、吹笙领舞和吹笙自舞几种形式,过去,苗族芦笙舞是苗族人民举行祭祖和节日、喜庆活动时所跳的传统民间舞蹈。
苗族芦笙舞表演时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的农闲期间和喜庆佳节时都要演出的自发性舞蹈。
如今的芦笙舞在继承古代芦笙舞姿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娱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礼仪性芦笙舞等种类。
苗族小伙手拿芦笙在场中小舞,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层层环绕舞蹈,有走、移、跨、转、立、踢等动作或庄重肃穆,或生动紧凑,或明快洒脱,场面蔚为壮观。
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山川秀丽,更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寻。在这里,你将遇见风景,体验文化,遇到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这个国庆,一起踏上这场沉浸式的贵州特色文化之旅,感受贵州的独特魅力与无限精彩!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