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转场舞简介:
布依族转场舞,布依语称“勒呜”,意为“欢快地舞”,是流传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布依族聚居村寨的传统舞蹈。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从正月十三到十五,布依族村寨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聚集在村寨晒坝场跳转场舞。
从其传统的表演程式看,包括祭祀、开场?请师?、情景表演、跳转场四个方面的内容。随着时代变化,如今正逐步发展成为欢迎远方客人、庆祝丰收、祈愿风调雨顺的民族习俗。跳转场舞时,激昂的鼓声响起。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村民们围着篝火手拉手,时而踏步跑跳,时而围圈狂奔。舞蹈动作热烈奔放、潇洒大方。
转场舞蕴藏着布依族人的信仰、社交礼仪、生活态度、道德观念、教育方式等诸多要素,对于布依民族历史文化、民俗、民族、舞蹈等学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4年,册亨县申报的布依族转场舞项目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西南州级非遗传承人王仕改:将转场舞带到更大的舞台
傍晚太阳落山后,锣鼓声起。在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每逢过节,当地的布依族同胞都会聚在一块,男女老少手拉着手围着篝火,跳起布依族转场舞。
“布依族人通过跳转场舞不仅获得愉悦,而且在参与舞蹈活动中可以了解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尊重、团结等道德观念的教育。”黔西南州级非遗传承人王仕改说。
从2012年开始,册亨县全力推进布依族转场舞民族文化进校园,把布依族转场舞纳入册亨县各中小学校的教学活动,并作为学生课间操等,布依族转场舞得到传承和推广普及。
“对舞蹈动作进行简化和修改,很多学生高考考上外地大学,还将这些民族文化带到高校的舞台上,成为推广民族文化的种子。”王仕改说道。作为布依族转场舞进校园的授课老师之一,王仕改对布依族转场舞作艺术程式化规范,整编了“布依族转场舞八式教程”,在举办培训班的同时,积极参与布依转场舞各类文艺活动,通过汇演及比赛,将布依转场舞带出乡村。
王仕改介绍,册亨县冗渡镇大寨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转场舞的发源地。这个布依族特色村寨,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而兴起旅游产业,当地许多布依族同胞吃上了旅游饭。不少外来的游客,经当地人简单的舞步教学之后,围着篝火一起欢乐舞动。
2014年,在“十月八”布依文化年活动上,布依族转场舞以9770人的规模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布依族转场舞已逐渐由仪式性舞蹈向布依族民间喜闻乐见的审美娱乐舞蹈转化。
“通过创新和推广,会跳布依族转场舞的人越来越多,传统舞蹈在现代生活里焕发新的活力。”王仕改乐呵呵地说,看着布依族转场舞的发展打心眼里高兴。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