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乡愁印记·村史村事】专栏,认真梳理村史村事,传承和发展村史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今天我们走进长顺县鼓扬镇鼓扬社区,让我们一起停留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交通便利、历史文化悠久的鱼米之乡---鼓扬社区。
鼓扬名字的由来是因元至元26年(1289年),在此设古瓨(gāng)县,而得名古岗,明代时居民抵抗匪患,将山羊捆在锣鼓边上,让羊用腿踢锣鼓,让敌疑兵多而不敢来侵犯,因而得名古羊,辛亥革命后定名为鼓扬。
鼓扬坐落在长顺县南部,有一个极具魅力特色的地方,在这里,历史与自然相互交融,鼓扬是一个少数民族布依族、苗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占全镇各民族总数的60%,在这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这里也是最富盛名的绿壳鸡蛋之乡。
醉美鼓扬,风情六月,鼓扬的“六月六”,是布依族同胞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有“布依年”“布依小年”之称。建国前,鼓扬一带布依族于“六月六”前夕,以村寨宗教为单位,举行农业祭礼活动,名曰“打清教”。其形式是在身穿法衣的魔师的率领下,举着数十面纸制彩旗,以独杠抬着一只四肢被捆住的仰面朝天的公狗,走村串寨,绕田坝转圈圈,边转边念咒语,将染着牲血的三角旗(白纸制作)插在田边地角,以祈天神保佑,风调雨顺,驱灾除邪,确保作物丰收。
随着生活的变化,现在每年到了“六月六”,鼓扬都会举行三天的民族文化风情节,这三天,鼓扬桥、风雨桥、和顺桥,三座桥上,鼓声悠扬、山歌嘹亮,唱响了鼓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新画卷,农村发展谱新篇。幸福生活在招手,感恩党的好政策。”衣着鼓扬布依族盛装的妇女们结伴而行,在鼓扬桥上用歌声表达党的恩情。
在鼓扬,还流传着“开酒坛”这样的传统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这个时候,鼓扬社区班姓人家都用这样的传统习俗庆祝新一年的到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诸事顺利。?
据了解,班姓布依族分为“茶班”和“酒班”,鼓扬则居住着大部分的“茶班”,“茶班”虽然人人嗜酒,自古以来,当地班姓人家都自觉严格地遵守老祖宗定下的一条规矩---从腊月三十下午六点钟迎接祖宗回家过年起至正月初三日辰时止,禁止喝茶,甚连“酒”字都不准提,祭祖则以茶代之,正月初三日辰举行以酒祭祖的仪式后,才开酒戒,这天,亲朋好友自着盛装,带上节日礼品前来祝贺,这一仪式称之为“开酒坛”。
这天,亲朋好友扶老携幼,身着盛装,带上节日礼品前来祝贺。雄浑古朴悠扬悦耳的铜鼓声和恭贺新春佳节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从早到晚不绝于耳,且谁家的客人最多鞭炮响得最久而谁家就最为荣耀。
主人家以具有独特风味的冻和米酒、甜酒粑、血豆腐、腊肉、香肠、鸡、鱼等招待客人,—般情况下宾主先寒暄问暖,互道吉祥,待客人基本到齐方才开席,宾主按序次和尊卑落座后,主人将酒碗斟满,然后起立,端起酒碗,对客人的光临表示欢迎和自己的招待不周表示歉意,客人则全部起立,也端起酒碗,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并致以节日的祝福。
近年来,长顺县鼓扬镇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坚持“一个坝区一个支部,一个产业一面旗帜”,鼓扬社区党总支现有正式党员143名,预备党员2名,下设4个党支部,19个党小组。社区党总支下设各支部严格党员发展,注重在致富能人和先进青年群体中培养发展党员,突出实干导向,采取“内选外引、管育并用”的方式,把最能干事的党员干部选配到重要岗位。以做强做优坝区稻油轮作特色农业产业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坝区粮食生产潜力,在鼓扬社区红岩坝区探索集中流转土地“退菜还粮”,推进全镇坝区粮食生产扩面发展。(陈丽)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