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咚、叮、咚……”镇宁环翠街道石板村,苍劲古朴、厚重铿锵的铜鼓声在这个小村庄悠悠回荡,经久不绝。这便是广泛流传于镇宁自治县布依族聚居区的民间音乐——铜鼓十二调。2006年,镇宁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鼓是我国的一种青铜礼乐器,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后汉书·马援传》:“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 布依铜鼓是布依族传统打击乐器,敲击后既有金属的闷厚声,又有铜器的翁脆声,声音悠远、立体、清脆。相传铜鼓是布依族先祖古百越集团中的“骆越”一支所造,因此,铜鼓被布依族人视为传家宝和氏族、宗教的团结鼓。“据老人们说,很早以前铜鼓是用在战场上,作为战鼓,鼓舞军队气势。”铜鼓十二调省级非遗传承人伍泰安介绍,铜鼓最初作为发声的器物,逐渐演变为布依族重要的礼器、乐器,用于庆典、祭祀、祈福等场合。
作为布依族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直至今日,贵州不少布依族聚居区仍延续着使用铜鼓的习俗。地处贵州西南部的镇宁,布依族占全县总人口的42.9%,铜鼓十二调至今流传在镇宁的扁担山镇、环翠街道、江龙镇、六马镇等布依族聚居区,并辐射到关岭、六枝、普定等周边布依族地区。在民间,有属村寨的传世铜鼓,多由族中长者或有一定威望的人员轮流保管,如需启用或传承铜鼓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正如《乾隆贵州通志》“仲家……岁时击铜为欢”记载,每逢除夕夜,各地布依族人汇集一堂,共商铜鼓的送、迎接交大事。如今,每逢重要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活动,当地群众也会敲打铜鼓,表达其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布依族铜鼓作为民族和区域文化的一部分,它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生息与共。“比如铜鼓上的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就与我们布依族的崇拜有关。”伍泰安介绍,布依族铜鼓常与唢呐、皮鼓、大镲、芒锣等混合敲击演奏,基本保持着古时的演奏风格,乐声古朴厚重。
一直以来,铜鼓的传承多为一代一代口传心授,依靠徒弟自身灵性和悟性,也因此,传承下来的铜鼓十二调各所不同,不同的民族村寨,铜鼓的声音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镇宁布依族铜鼓十二调主要以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合称十二调。
在铜鼓文化传承与保护中,这种传承机制也让铜鼓十二调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今年80多岁的伍泰安自小学习铜鼓十二调,也见证了这些年铜鼓十二调的兴衰。记者见到伍泰安时,他正在院中教徒弟王周丽学习铜鼓十二调,架子上摆放着几张写着“借借召衣召……”的纸张,鼓槌敲击间,传承千年的鼓声在山间飘荡,古代先民们敲响铜鼓欢庆起舞或祭天祈祷的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让人震撼。
与千年前一样的是,铜鼓之音激昂厚重,生生不息,激人奋进;与千年前不同的是,铜鼓之声不断融合发展、突破创新。为了传承发展这项独门技艺,伍泰安借用拟音词把铜鼓十二调编译成鼓谱,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桎梏,让更多人有机会学到这项传承千年的民族技艺,培养新生力量。
近年来,安顺投入资金,保护铜鼓文化,组建铜鼓表演队展演,在“铜鼓十二调”的传统基础上编排铜鼓舞等多种措施对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进行挖掘、保护,不断探索创新传承非遗文化。如今,在安顺各大村寨中,由铜鼓衍生的铜鼓舞,铜鼓音乐表演成为了每年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和各种活动中的常客,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沧海桑田,岁月流转。听,悠悠鼓声,穿越千年,响彻云霄。看,根植于布依族群众间的铜鼓文化,历经千载,正在绽放新的时代光彩。(郭黎潇)
BuYi Tradition 网宣办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