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拥有着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多姿,种类异彩纷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追溯到原始的文化创造。感受非遗,了解非遗也就是在感受活着的历史与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互相碰撞,造就了贵州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彩的贵州。作为非遗大省,贵州非遗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99项159处,省级非遗名录628项1025处。“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石阡说春”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在铜仁的石阡县,花桥春官“说春”已经流传持续了数百年。“春官”或源于西魏、北周旧制官职,渐次演化成了民俗活动的主导者,演化进程却不得详考。
乾隆版《石阡府志》“典礼志·迎春”条记载:“每岁于立春前十日,像塑芒神、土牛。至立春前一日,郡府率僚属各具朝服,陈香案,排执事,春花、农具、鼓乐导前,迎春于东郊,扶犁行耕。毕,随以土牛、芒神入陈于仪门外,同僚属大堂筵宴。至日,祭芒神以牲酒。至时,行鞭春礼……”据传说,郡府礼毕,春官即开始走村串户说春,并派发春牛帖,劝告农人莫误农时及时耕种。
《石阡府志》另载:“劝农亭:一城南五里,一城北五里。万历三年,郡守郑一信建。今废。”劝农亭即是昔日郡府举行迎春礼劝农行耕的佐证,至今,石阡县城城南仍然保留着劝农亭地名。
“唐朝差我迎春人,特来贵府开财门。春开财门春发旺,夏开财门夏发兴。”在石阡,民间也称立春为“打春”,并以该日界别于农历前后两个年份。打,沿袭于“鞭春”旧俗,对象则是山地农耕的主角——牛。
耕牛本是农家的宝贝,为何成为鞭打对象呢?传说隋炀帝作恶,死后被贬为耕牛到人间偿还孽债,并接受万民鞭挞。春官所以持春牛游历说教乡间,不仅有不误农时的提醒,更有劝人积德行善、遵循公序良俗的教化作用,并以春牛帖换取一定的报酬,钱米财物不论多寡,均出于农户自愿。
二、“持火照天,以祈丰年”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彝族乐队山鹰组合曾把这首《七月火把节》唱到街头巷尾,随着歌曲热闹欢快的节奏,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彝族火把节也勾起了全国人民的向往。
彝族崇尚火,对火有着神圣的情感。关于彝族火把节的起源说法不一,追其溯源,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有着直接关系。彝族先民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彝族火把节,彝语称之为“朵扔吉”,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一年以十个月计算,一月以三十六日计日,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定季节,斗柄正下指南为大寒,在这段时间过十月年节,即彝族十月年。斗柄正上指北为大暑,在这段时间过新年,即火把节,又叫做“星回节”。后来此种仪式经过发展演变,增加了歌舞表演、服饰展示、斗牛、赛马、摔跤等活动内容,成为今天的“火把节”。
“兄弟姊妹们,大家一起跳起来!”随着一声吆喝,熊熊火焰窜起,在欢呼声中,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共同欢庆彝族火把节。火光映亮人们的笑脸,身着彝族盛装的彝族同胞穿梭在人群中,热情地招呼着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大家手拉手,在篝火旁欢舞、呐喊,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这片热闹的情景,是彝族欢庆火把节的一个掠影。
2006年,彝族火把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火把节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在彝族村寨中围绕着大火把弹唱、跳舞,彻夜不息。
三、属于贵州人的戏剧
黔剧
以贵州简称“黔”命名的黔剧源于1952年,从一场被扬琴爱好者排练的“文琴戏”到1958年被正式命名为黔剧,历经70年的舞台演绎。
一部部优秀剧作的诞生,令黔剧大放异彩。
“文琴戏”于1958年从贵州梆子、侗戏、布依戏等各地方戏中被选中,正式定名为“黔剧”,成为贵州的地方代表剧种,《百日缘》《搬窑》因而被黔剧界公认为“黔剧之始”;同年贵阳市黔剧团成立,并在随后的发展中先后更名为贵州省黔剧演出团、贵州省黔剧团和当下的贵州省黔剧院。
因黔剧曾名文琴戏,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文琴戏在贵州广为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此,200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黔西文琴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黔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历70年的舞台演绎,黔剧推陈出新,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展示地道贵州题材。
无论是历史题材《湄水长歌》,还是红色题材《红色记忆》《乌卡》;再到以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剧目《天渠》,展现当代贵州新时代女性敢于有梦、勇于追梦顽强拼搏精神的《腊梅迎香》……这些剧目,大多数都在国家级平台上得到了展示和认可。
贵州省黔剧院排练的黔剧《天渠》入选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腊梅迎香》入选中国艺术节参评第十七届文华大奖。文华奖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
由黔剧所发的“黔音”、所演的“黔事”,一次次走出黔山,正在被更多人看见。
四、“刀马旦舞,演古今传奇”
600多年前,30万大军从南京一带挥戈南下、就地屯军,将明代古风、江淮余韵定格在黔山秀水之中,凤阳汉服、雕花窗棂、屯堡地戏、鬼面傩雕,无不留存了大明朝的时光“剪影”。
在贵州山峦环绕的天然屏障下,明代的汉文化保存完好,并逐渐形成了独特风貌,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元素,共同孕育出世界唯一的“屯堡文化”,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文化奇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地戏演员们则头戴“脸子”、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一句“奉军令调北征南,五尺道山崖两开;离乡背井豪情壮,忠君爱国守边关……”道尽了屯堡人绵延600余年的“忠义仁勇”爱国情怀。
作为古老傩文化的代表之一,地戏除了活态的舞步动作和配套的服饰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头上的面具。它古朴、狰狞、凶悍、腼腆、可爱,在周官村民间艺人的刻刀下表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结合传统傩面具在傩文化中的功能和作用,屯堡的人们把它认为是驱灾纳祥的守护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学者从审美艺术去研究、探析,并深深被它的古朴艺术所吸引,被它后面的文化故事所陶醉,文化艺术界的同仁们为之倾倒,开始花钱将其纳入居室,享受它给人们带来的艺术情怀和文化熏陶,傩面具开始从道具观赏转化为艺术商品融入市场。
五、“丝竹和鸣,其韵悠长”、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由牛骨胡、葫芦胡、刺鼓、箫筒、小马锣、小镲、包包锣和月琴等乐器演奏,并用布依语进行说唱而得名。
布依八音在兴义市南盘江畔土生土长,经口头、手头代代相传,始终保有温度,旋律古朴、流畅、优美、悦耳,常活动于民族节日、嫁娶、建房、祝寿等场合,是布依族人民琐碎日常温暖生动的所在,代表了布依族群众温和、好客、坚毅耐劳的朴素性格,在广大乡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民众增进感情、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
2006年5月,布依八音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2008年11月,兴义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布依八音)之乡”。
六、“歌韵绕梁,以颂岁时”
在贵州的侗寨,人人会唱歌。蝉鸣、流水、风吹树叶这些自然的声音,被侗族人模拟得惟妙惟肖。静心屏气聆听,让人如沐春风。《蝉歌》、《水歌》、《八月之歌》等,让侗族人为之骄傲,多声部的侗族大歌更是闻名世界。
侗歌没有乐谱,由于侗族没有文字,也没有歌词记录,其唱词的内容包括侗族的历史传说、祭祀礼仪,以及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咏唱风物等。能够传承下来,全靠一代代歌师面对面地向年轻人进行传授。小黄侗寨的音乐氛围好,几乎人人都学侗歌,通常六、七岁的小孩,在家里耳濡目染就能入门,长到十四、五岁,就开始参加村子里的歌队,在前辈歌师的传授下,一首一首地系统学习。
侗歌分为大歌和小歌,小歌主要是生活中吟唱的,大歌是多声部合唱,人越多唱出来越好听,而且没有伴奏,也没有指挥,要把大歌唱好,全靠个人平时多唱,歌队多合在一起练。
侗族大歌根植于侗族传统生活方式,随着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侗歌传承也面临危机。小黄村是极少数至今仍有年轻人、儿童传唱侗族大歌的村寨。为了更好地传承侗族大歌、弘扬民族文化,小黄村倾全体村民之力,借助侗族大歌这块世界非物质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本地村民脱贫致富,特意策划推出了“聆听天籁·不夜小黄”主题旅游专场演出。
只要有旅行社带领游客团队前来,侗家鼓楼就是最好的演出背景,鼓楼前的空地就是舞台,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传承人及小黄优秀男女歌队都会在这里表演,进行侗族民族文化的展示。
BuYi Tradition 网络宣传办公室 选自网络
儒经网"华商走世界"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战略合作单位: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西湖书院; 联系人:黄女士 微信号:17364845380